周英紅應了一聲:“二姐,房子都是澤凱買的,也是他找人裝修的,我們都不懂這些,也沒操那個心,再說我們也沒那麼多錢,聽澤凱說這個房子還是人家房地產商公司找他打廣告,半賣半送的。”
“還有這種好事?現在還行不行了?”二姑夏桂蓮趕緊問道。
周英紅聽到二姐這麼問,她搖頭說道:“那都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這邊的房子現在都賣完了。”
“唉。”二姑嘆了口氣,覺得有點遺憾。
三姑給爺爺做了一身新衣服,這會兒正在給他試衣服,夏善德還說:“桂香,你以後可別再給我做衣服了,澤凱他們月月都給我買衣服,我都說了根本穿不了,可他們還是不聽,衣服多了光放著好看了。”
他嘴上雖然這麼說,可心裡很高興,誰不希望兒子、孫子孝順啊!
夏桂香聽到老父親這麼說,她板著臉看向了兒子趙庭:“庭,你是怎麼回事兒?平時就沒給你姥爺買件衣服啊。”
三姑這麼一說,還真把趙庭給說愣住了,他確實沒買過。
有時候來凱哥這邊聚餐,他都是帶點兒吃的喝的或者營養品,一個老爺們還真沒往衣服上想。
一個是不知道尺碼,另一個也不知道給姥爺買什麼樣的衣服好看。
只能說在某些事情上,男的和女的考慮事還是不一樣。
別墅裡的人比較多,最後分成了四波。
大爺夏衛國、父親夏衛城和姑父他們分成了一波。
大姑二姑和母親她們又分成了一波。
夏澤凱他們這些堂兄弟、表兄弟們湊成了一堆。
剩下的就是夏澤凱他老婆、嫂子和表姐、表妹她們分成了一波。
和前三波還不一樣,她們還得負責看著孩子,挺忙活的。
優雅的鋼琴聲從琴房裡傳出來了,夏澤凱一聽就知道是丫頭和桐桐她們姐妹倆彈得。
不過丫頭現在走路還是不利索,她現在也就能坐在那裡彈彈鋼琴解悶了。
這個時候其他的十幾個孩子們都圍成一塊兒,看著姐妹倆用嫻熟的技藝彈琴,把他們羨慕的不得了。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上,有些差距是沒法彌補的。
就比如丫頭他們姐妹倆的這兩架鋼琴,就花了夏澤凱上百萬。
可他買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給丫頭她們倆請鋼琴私教的時候,都是論小時算費用的,這玩意放在普通人家,哪裡擔負得起啊。
小姑父聽了一陣,說道:“學這玩意得花不少錢吧。”
“姑父,還行吧,主要是前年去京城的時候,在那邊給她們倆找了個幼兒園,誰知道人家幼兒園裡就學這些東西。”夏澤凱這般說道。
他笑眯眯的掰著手指頭,說道:“說起來那邊有些幼兒園和咱們這邊確實不一樣,人家學的東西是真多,不光學正常的思維鍛鍊,跳舞畫畫,還有英語,彈鋼琴,游泳,高爾夫球,騎術、象棋等等,咱們這邊的幼兒園對這些幾乎沒接觸。”
“哎呦,那一年得不少學費吧。”大姑父劉獻廷跟著問道。
大姑父還是退休多年的鄉鎮級幹部,他比大姑還要大八歲,現在也八十了,頭髮花白,再加上高血壓連帶的併發症,和爺爺坐在一塊,翁婿倆還真不好說誰更老。
夏澤凱並沒有直接說當時一個季度就要四五萬,他這樣說的:“姑父,那邊是京城,不光是幼兒園,各方面的花銷都比咱們這邊要高很多。”
聽到他這麼講,其他幾個人都跟著點頭,小姑父趙謙還說道:“還真是這麼回事,我聽幾個在京城幹過活的同事說,他們在京城那邊租的城中村的房子,一個月都得小一千塊錢,那邊確實太貴了。”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在現在這年月,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聽到一個月都要花1000塊錢租房,還是租的城中村,一直在老家待著的大姑父,就算以前是鄉鎮幹部,可他還是覺得不可思議:“有這麼貴嗎?那一個月吃吃喝喝,掙上幾千塊錢也落不著東西呀?”
這個問題不好說。
但他大女婿朱明傑說道:“爸,京城那地方的幼兒園動不動就上萬,租房這一塊費用確實不低,正兒八經的小區都是按幾十塊錢一平米算的,一套100平的算下來,月租金至少五六千。”
“一千塊左右的真算是便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