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人家是……”
“我是你們的冬子姨!我是你婆婆以前的丫頭,但是她待我不薄,不知道自作主張叫你們稱呼我姨合適不?看看,我當年離開李家時,民源還是個孩子,一轉眼,媳婦都娶了……”來人一把拉住覃紅星,激動不已。
知道來人是看望婆婆的故人,覃紅星也激動不已。她連忙把長輩讓進門房屋裡,燒了點兒開水,挑了一個看著還比較好點兒的破瓷碗盛了端來給這位從未謀面的姨喝。她侷促的說:
“冬子姨,家裡困窮,碗只有這樣的了。您別嫌怠慢,將就著喝口解解渴吧。”
冬子接過碗,卻沒有喝水。她打量屋裡,門房被隔開了,裡間顯然是臥間,外間也放了一張簡易床,床上被褥捲起來,擠在床頭。靠門支了一土灶臺做飯,灶口前緊貼牆支著一張三條腿土黃色飯桌,另外一條腿用壘起的石塊代替。飯桌上有限的幾個碗盤個個邊沿殘缺不全。不過目光所及,皆乾淨有序。可見屋裡人窮困卻在用心的生活。
“想不到,這些年家裡會變成這樣!當年我離開的時候,家裡衣食住行雖不能跟從前比,可還是像模像樣的。唉……”
“冬姨,讓您見笑了!婆婆在世時,提起過您,說您嫁到了遠處去了,過得還好吧?她也一直惦記著您,只是這些年家裡過得繩床瓦灶,我們沒臉走親戚!親戚們也少有往來。”
“這些年,家家都是勉強餬口。說什麼有臉沒臉的話啊!我嫁的雖遠,不過是太太的遠房親戚,彼此知根知底。日子清貧,不過還舒心。這要感謝太太!你們的日子還對付得了吧……”
“艱難……親戚們要麼當做不認識我們,要麼跟我們一樣艱難……”覃紅星搖搖頭。
“孩子,別怪怨,雖然從前家裡顯耀,人來人往。但是家裡大變故後,就冷清下來了。何況現在這境況,就算沒有世情如紙,大多人家的日子也是清湯寡水的!”
“……”覃紅星點點頭。
冬子說著,提過身後的籃子,掀開白棉布,裡面露出瓜果點心。她難為情的說:
“我拿這些粗陋的東西,著實讓你們見笑。只是這年月,好一陣兒壞一陣兒的,也只積攢了點飽肚子的東西……想想當年小姐嫁進來時,你們李家祖輩那是何等的不可仰視,後來出了事故,就冷落了,即便那時,說錦衣玉食也一點不為過。後來我們這些下人出嫁的出嫁,回家的回家……離開時,每一個人都不捨,不知道離開了還有沒有衣食。沒想到現在,你們過得……其實,也不知怎麼了,到了現在,光景反倒都是不如從前了……只是這李家莊子的人也太狠了,硬生生把偌大的宅院給拆成這樣。作孽啊!”
她們正說著,孩子們出去挖野菜回來了。冬子看見孩子們,欣喜不已,連忙從籃子裡拿出點心果子分給孩子。她抱抱這個,摸摸那個,高興的說:
“瞧瞧,這一小群,李家不愁再興旺了,他們的列祖列祖一定在天上笑得合不上嘴巴!”
冬子的到來,讓家裡頓時又富裕起來,小米,豆子,麵粉,蘋果,水梨,糖蜜點心,無不讓幾個常常飢腸轆轆的孩子喜笑顏開。
晚間飯後,冬子看見李民源和覃紅星雖然笑對著自己,卻明顯愁腸百結的神情。她趁著覃紅星給自己鋪床的時候,悄悄探問究竟。這一問,覃紅星忍不住大哭起來。
知道了孩子們上學受難為,冬姨也是氣憤不已。她安慰外甥媳婦:車到山前必有路。
第二天一早起床,李家人就發現冬姨已經不見了。一家人都以為這位前輩沒打招呼就走了,想不到過了晌午,她又回來了。她進門就嘆氣:
“孩子們,上學的事我打聽明白了。你們怕是鬥不過他們。其實他們只是衝著孩子們的祖輩來的,孩子們成了替罪羊,要不讓孩子去我那裡上學吧!我那裡不會有人為難。”
“……”李民源和覃紅星都搖搖頭。他們知道,誰家都不容易,何況老人家這個年歲了。
既然幫不了什麼,想見的人也都不在了,冬姨提出要回去,走時從懷裡掏出幾十元錢和一對玉鐲子給李民源,說:
“這鐲子是我出嫁的時候你娘給我的陪嫁,無論日子多麼艱難也沒捨得賣,現在留給你,希望能幫你點什麼!”
李民源剛要伸手接,被覃紅星擋住了:
“冬姨,婆婆給您老人家的,是個念想,您看著,就當她還在。我們不能要!”
覃紅星和李民源都想留老人家多住些日子,讓六神無主的家人感到有所慰藉。可是老人說人見到他們了,知足了。他們只好備些適合老人吃雞蛋、點心給老人家,把她送到了車站。趁著老人家告別不注意時,覃紅星又把錢也悄悄塞回她的上衣布兜裡。老人家上了車後,從車窗探出頭,說:
“不管怎麼樣,日子會好起來的,你們要有這個信念!繼續朝前……就像你祖母母親她們那樣……只要人在!一切都會好起來!”
車開動了,老人看見覃紅星和李民源含淚向她揮手,她也擺擺手,眼角溼潤,一直看著那兩團牽掛的影子,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直至看不見了。她對著李家莊子的方向說:
“太太,老太太,你們總算沒白熬。李民源已經兒女一群了。雖然李家大院被毀壞得不成樣子了,但是那些不算什麼,有人在,以後就會什麼都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