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才是康拉德真正在意的“未來”!
從那一刻起,康拉德覺得,一無所有的碼頭,連個影子都還沒有的造船塢,惡劣的生活工作環境,這些根本算不了什麼。
因為他們有未來。
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讓造船塢從無到有,讓造船廠造出真正的遠洋大帆船,都是為了他們自己在努力。
在將幾乎所有的船工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之後,領主大人開始正式安排工作。
領主大人將所有的船工分成了四個組,康拉德因為經驗豐富且有一定威望,有幸被任命為第二組的組長。
之後,領主大人讓四位組長和核心骨幹們當場商量,選取“卡拉克”和“蓋倫”型大帆船的一種,作為他們這個組未來兩個月的攻堅目標。
因為這兩種帆船,事實上還暫時停留在設計的理論階段,而要將理論付諸實踐,造出真正的大帆船,還需要船工們根據實際經驗和建造程序,不斷調整細化方案。
領主大人甚至直接下令,在他的設計基礎上,所有組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而領主大人需要看到的,就是那造好的大帆船。
在兩個月後,領主大人將會依據各組造出的大帆船,進行全面的評價,評價的標準包括但不限於建造時間、順風航速、逆風航速、航行穩定性、轉向性、最低水手數、排水量等等因素。
之後,領主大人將會挑選出最優秀的一種或者兩種船型,作為羅德曼島造船廠未來一段時間內製造的主要船型。
至於被挑中的那個組,所有船工都會獲得額外的獎勵,以及未來在分配股份上的優先權。
康拉德心中揣測,這其實是領主大人刻意製造的競爭氛圍,以求所有團隊全力以赴,造出最優秀的大帆船。
但他不得不承認,就算他看出了領主大人的意圖,他還是心甘情願地中計。
他下定決心,他一定要造出最優秀的大帆船,在兩個月後的評選中獲勝。
經過他仔細考慮,並和組內的幾名資深老船工商量後,他認為,這兩種型號的新型帆船,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蓋倫型”帆船似乎是“卡拉克型”帆船的進一步改良,但“卡拉克型”依舊有其非常鮮明的特點,足以吸引人對它進行嘗試。
他最終選擇了“蓋倫型”,和他同樣選擇“蓋倫型”的,還有第四組。
至於第一組和第三組,則都選擇了“卡拉克型”。
看得出來,所有的組長,對於他們的選擇都充滿了信心,這也讓康拉德有了巨大的壓力。
在會議結束後,康拉德第一時間就聚集了他的組內成員,傳達領主大人命令的同時,開始進行各項準備工作。
時間緊迫,康拉德為此還下達了死命令。
他要求組內的成員,必須在十天內完成幹船塢和工坊的搭建工作,之後,在商船將造船的木材運達作坊時,可以開始正式造船。
而這十天內,他將會和組內的老船工,反覆商討“蓋倫型”大帆船的繼續改進計劃。
他希望,不管在和“卡拉克型”進行不同船型的競爭,還是在和第四組進行同種船型的競爭上,他這個組都能具備優勢。
當然他心中也清楚,不僅是他,其他三位組長,想必也是這麼認為,且這麼努力的。
但是誰怕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