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鴉號的速度實在太快了,當商船想要轉向離開它的火炮射程,它卻已直衝過來,與船首擦肩而過。
商船上瑟瑟發抖的水手們甚至可以看到寒鴉號上船員們貪婪的眼睛、嘴裡閃閃發光的金牙,以及手中利器反射的陽光。
寒鴉號的側面噴出一團團烈焰,金屬撕裂了空氣。
“轟——!”
炮彈命中之時,船殼應聲破碎!
本就陰雨綿綿的白天,瀰漫的硝煙更是讓周圍彷彿夜晚,硝煙嗆入商船船員們的肺中,讓他們咳嗽連連,呼吸滯澀,更加劇了他們的混亂與恐慌。
在甲板上這天搖地動的感覺湧現,船員們不時揣摩自己是否中了彈,是否已經死去,也許自己早就上天堂。
“向前!冒險!”
炮火聲中,科頓的鸚鵡也在吶喊助威。
而這一場看似相當順利的截停商船接舷戰,其實蘊含了陳風的許多大智慧。
首先,在追擊商船時,陳風就指揮船員採取了擊毀敵艦的主桅稈的戰術。
這是種很冒險的戰術,因為尾杆很難被擊中。
尾杆是有鎖具支撐的,之所以要擊毀敵艦的主桅杆,是為了讓敵艦失去行動能力,這樣他們就無法跑路。
其次,指揮船員登上對方艦船時,陳風采取了衝鋒隊長由船首斜桅領率,其餘人分批透過木板和索具跟上。
因為戰艦有種叫做舷斜的東西,船體兩壁的形狀其實不是上下垂直的,船體會稍微向內彎曲一點。
也就是說,當兩艘船靠在一起時,兩塊甲板間的距離實際上很長。
船頭伸出的桅杆對支撐船隻的大部分索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先由船撞向敵艦,然後從船首斜桅登上敵艦相當有效。
接舷戰要冒很大風險,當你登上敵艦時,你必須要對己方戰鬥力足夠自信。
因為如果你身為劣勢方去進行接舷戰,你的船反而可能被俘獲。
如果你一開始就沒想打接舷戰,那你多半不會被俘獲。
更常用的辦法是在遠處放炮,然後一旦他們投降了就接管敵艦。
不過有一說一,接舷戰確實比兩船對轟更具觀賞性。
在追擊東印度公司商船的過程中,陳風還發現另外還有一點與電影裡描繪得截然不同。
那就是電影裡轉動舵輪完全是很輕鬆地轉,但現實海戰裡卻需要兩個人才能真正的轉動起舵輪。
因為你是要轉動一塊沉在水下的巨大木質部件。
所以當你轉動舵輪時,舵輪會帶動繩索,繩索連線者分櫱,分櫱連線著船舵,最終船舵控制船的航向。
但如果不操作帆,船就只能轉向一點點,同時還得做很多其他的工作,風向和風力也得恰到好處,這需要花上一段時間。
而當敵艦行駛到合適的位置,留給你開炮的時機又十分短暫。
所以最後的結果多半是,你只能刮個痧,然後就和敵艦錯過了。
被炮轟擊後空氣中充斥著飛濺的碎屑,這些碎屑是很危險的,會傷害到你。
你被炮彈擊中的機率其實很小,但也不是不可能。
碎屑才是真正的威脅所在。這些碎片會如子彈般四處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