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從辛婉口中得知這粗豪大漢名叫張昌,乃是荊州義陽國平氏縣人士,說是要前往益州,在江邊看到他們二人在江中浮沉,於是下水將他們倆救了上來。高明忍著全身疼痛,看了看自己的身體情況,雙腿還是毫無知覺,右臂也已經撞斷,唯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氣海完好無損,氣海之中的靈力也幾乎處於飽滿狀態。以他氣海的容量,“化龍訣”這種體修法訣每次消耗的靈力算不得多大的損耗。
只要靈力還在,再加上他“化龍訣”已經練至六成,整個身體的恢復能力是異常強大,他按照自己以往遊戲中的經驗,這種創傷大概經過兩三個月就能恢復。
可關鍵是這兩三個月如何安生渡過?
“婉兒,”他忍著疼痛張口對辛婉說道:“你找兩根解釋的木棍過來,再弄些結實的蔓藤,我得把我這隻斷臂給固定一下。”
高明隨身攜帶的寶劍早已不知被衝到哪裡去了,倒是那張昌隨身攜帶著一把腰刀。聽了高明的話語,張昌很是熱情地和辛婉一起過去。這江邊到處都是樹木,兩人三下五除二便弄了幾根木棍和一捆蔓藤過來。
高明指揮著辛婉挑出兩根筆直的木棍,砍斷到合適的大小,自己用左手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右臂斷裂處完全接好,然後讓辛婉將兩根木棍把右臂夾住,用蔓藤緊緊地捆在一起固定好。
辛婉以前在德陽城跟著凌普照料過一段時間傷員,幹起這些活計很是熟門熟路。
“來,吃點東西。”在他們二人忙碌的時候,張昌很快打了一隻野雞,拔毛之後又是開膛破肚又是在江水中洗乾淨。生起了火堆,將野雞烤熟,撕了一條腿遞給辛婉。辛婉輕聲說了聲謝謝,將雞腿遞給高明。
“你們二人聽口音像是益州人士?”張昌又撕了一根腿遞給辛婉之後,自己用刀割下一大口肉先是大口咬下一塊,同時含糊地問道。
“是的。”高明此時已經將靈力運足了好幾圈,身體那些傷口迅速結痂,讓張昌看到不由心下佩服高明修為之深,“聽內人說張兄乃是義陽國人氏,難道我夫妻二人已經被衝到義陽了嗎?”
辛婉聽高明嘴上說自己和他是夫妻二人,雖是身上也是又酸又痛,可還是止不住一股羞意直衝上來,臉上都微微發燒起來。只是她現在的臉上髒汙一片,若不細看,任誰也看不出有什麼異樣。她不敢抬頭看高明和張昌,低著頭張開小嘴咬了一小口,細細地嚼著,腦海之中卻不由想道:“高大哥這是權宜之計,當不得真的。”
“哈哈哈哈,”張昌自然不會注意到辛婉這種小姑娘的細微情緒變化,他聽到高明的話語之後大笑道:“這裡是秭歸,屬於建平郡。”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高明雖然感激對方救了自己和辛婉,可也沒有完全告訴對方實話,就說自己和辛婉是江陽人氏,販賣些私鹽去荊州,卻不想在瞿塘峽船觸暗礁被撞沉。
這張昌看起來面容粗豪,可心思一點也不簡單。他乃是義陽當地土生土長之人,祖祖輩輩便是義陽人。按照他家中的說法便是,自楚國之時,他們家便落戶於此。他們家祖傳有一套修煉法訣,據說便是他家先祖因為為一位楚國公子立過大功所以得到了這一套高深的修煉法訣。張昌自幼體質過人,練起這套法訣更是悟性過人,年紀輕輕便在平氏縣以勇武出名,並因此被平氏縣令徵召為縣吏,專門負責緝拿巡捕之務。
張昌在賊掾史下任命這些年來,認識了不少三教九流之人。他性格豪爽仗義疏財,頗得一些人的追捧,在平氏縣的名聲是越來越大,便是義陽國內史和義陽王皇甫威都聽過他的名字。據說皇甫威原本已經派人前往平氏徵召他到自己的麾下,可最終他卻沒有成行。
那義陽王皇甫威當初在趙王皇甫倫篡位之時表現的太過積極,親自跑到後宮從年僅七歲的皇太孫手上強行搶過來傳國玉璽交給了趙王皇甫倫。在CD王和齊王進入上洛之後,原本只是想要罰沒他一個縣的封戶作為懲罰,可皇太孫說了一句:“阿皮叔叔當時為了搶走我手中的玉璽差點都快把我的手指給掰斷了。”便是這一句讓義陽王皇甫威人頭落地。
也就是這麼一句,張昌原本夢想中前往上洛賣命給帝王家的好夢徹底破碎了。
張昌從小便被江湖相士說他日後當得大富貴,而且不止是一個人這般說。在他在平氏縣任職時,好些人都常說張兄您是富貴之相。早先他還有些懷疑,可慢慢地,他開始堅信自己日後定能大富大貴。
在得到義陽王徵召他的訊息之後,他是欣喜若狂,他覺得這便是他要大富大貴的第一步。可轉眼間,高高在上的義陽王竟然人頭落地了!
這讓張昌是失落之極!
他已經提前辭去了原本在平氏縣做縣吏的職務。原本平氏縣那些人都已經給他擺過酒席,前來恭賀他的人都快把他家的門檻給踏破了。可就是年幼的皇帝那麼一句話,就將張昌所有美好的夢想給擊的粉碎。
一時之間,他每每走在平氏縣路上,都彷彿覺得他人在對自己指指點點。每每這個時候,他都羞怒交加,他總覺得那些人是在嘲笑自己,嘲笑自己好高騖遠。
在他得知李享在益州大破羅商大軍之後,他突然心動了一下。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鬥爭之後,他突然覺得或許自己大富大貴的命運不在義陽王身上,而在益州那個李享身上。
於是乎,義陽人張昌決定暫時遠離家鄉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前往益州去投靠李享。而便在他沿著大江來到秭歸縣外之時,救下了高明和辛婉二人。
當然,他也沒對高明說實話。在聽了高明說自己是販賣私鹽去荊州之後,張昌一拍大腿道:“這可巧了,我正好是打算去你們江陽販買些私鹽回義陽。緣分,緣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