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位先生看著年紀大了,有些迂腐之氣,還有些膽小怕事,但學問確實做得不錯,對漢王也十分有耐心,將東西講得漢王聽懂了才會往下講。
他到底教導了漢王七年了,對漢王也十分的瞭解,恢復正常了之後課堂的氣氛就好了起來,兩人的講與聽之間也是默契又有序的,不會出現教習講得太急,漢王又不敢問的情況。
君留山聽了片刻之後,還算是滿意。
現在是在給漢王講授軍事,說完了一些基本的軍事理念,教習就讓人將做成冊子的輿圖從漢王的書架上取了出來,開始根據輿圖講以前大的那些戰局,還講到了君留山曾經在邊疆奔波的那些日子。
漢王聽得眼睛都在發亮,看了看冊子又抬起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君留山。
“王叔當年在邊疆真的好厲害。”
“聽著是厲害,但本王一路走來卻是極為艱辛,每一場戰鬥都不是容易的,要死傷許多人,才有榮耀加身的那一個將軍出現。”
君留山聽他們講的時候就已經走到了書案邊,他向漢王搖了搖頭,又在冊子上點了幾個地方。
“這些地方,本王都曾經差一點就死在了那裡,而每一處戰役發生的地方,都有本王許多的戰友埋骨在那裡,在死後繼續守著邊疆之地。”
“本王從邊疆被先帝召回京城的時候,帶了一身的傷,留在京城之後,也結結實實病了幾年。”
年幼的孩子自然是沒有經歷過那一些的,他能看見的就是當年君留山名震內外,看見這麼多年了,教習還在感嘆當年攝政王只用兩年的時間,就打得無人再敢掠其鋒芒。
漢王看著君留山指尖落下的地方,擰眉沉思了片刻,又轉頭去問一旁不敢接話的教習。
“先生,那麼多人都為了保家衛國而死,為什麼得到榮譽的只有活下來的人?”
教習苦笑著看了一眼君留山,向漢王拱手躬身。
“小殿下,這非老夫可以替您解答的疑問,您或許需要自己在長大之後去發現答案。”
漢王點了點頭,果然沒有再追問教習了。
君留山在之後也沒有再插話,等他們講完了之後就該用午膳了,君留山問漢王願不願意今天免了習武,陪他出去走一走,漢王自然高興地答應了。
“王叔,我們要去哪裡走?”
漢王也不必換些什麼不起眼的衣服,他本來就衣著樸素,君留山也因為是暗中前來,穿的本就是普通的衣物,兩人說好了之後就直接出了門,只讓折思跟著。
君留山任由他一高興就拉住了自己的袖子,低頭看著雀躍的小孩子。
“這邊本王也不熟悉,你知道有什麼地方可以去嗎?”
漢王認真地想了想,這邊是他封地的都城,也是個還算繁華的地方,玩樂的地方自然不會少,但是要說適合王叔去的地方,一下子倒是有些難住他了。
而且王叔定然是不希望被人認出來的,但是他身為此地的王爺,還是有不少的百姓認識他的,要是往人多的地方去,那就會引來別人的關注。
“王叔,要不然我們去城外吧?我平時也不能輕易出城,母親怕我遇到危險,都會派很多的人跟著保護我,但今天有王叔在,一定沒有問題的。”
“一般的地方王叔也不會喜歡的,侄兒知道城外有一處茶館,開在了林中,清靜又有先生說書,還有不少的曲樂,王叔說不定會喜歡,雖然我也沒有去過,但城中大家都說很好。”
他年紀小,就算出去玩也不會讓他去那樣的地方,但這一次是陪王叔出去玩,他自覺身為主人家,自然該按著王叔的喜好來安排。
君留山卻搖頭,轉而問他會不會騎馬。
“你既然在學騎射,現在能自己騎馬跑上一跑嗎?”
“……不太能,侄兒愚鈍,雖然能騎,但在府中校場跑的時候都是不能跑快的。”
小王爺又開始愧疚了,對比王叔那些輝煌的戰績,他實在顯得太沒用了一些,能做成那些事情的王叔,在他這個年紀肯定就已經很厲害了。
王叔會不會覺得他太沒有用了,嫌棄他了,也不肯再帶他出去玩了啊?
小王爺又愧疚又沮喪地放開了君留山的袖子,在君留山的沉默中越發的忐忑不安了起來。
君留山倒是沒有他想的這麼多,經歷過君后辛之後,他是真的看漢王很順眼的。
“這般的話,今日王叔就帶你出去跑一跑馬吧。”
“折思,去牽了馬來,不必牽弦兒常用的馬,就牽我們的馬來。”
“是。”
折思領命去了,漢王小心地抬眼看君留山的神色,見他真的沒有什麼對自己的不滿才稍稍放下心來,又忍不住有些好奇。
“王叔,為什麼要專門牽你們的馬來?侄兒的那匹馬還是有一年回京後宮中賞賜的,也算是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