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郭小羽大魔王這麼一毛,接下來的釋出會就正常多了,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靈魂擺渡》身上,偶然出現兩個針對演員的問題也沒有那麼尖銳了!
對於這樣的情況,在場所有演員都在心裡為郭小羽豎起了大拇指,能把這群記者收拾得這麼服貼的,也只有他了。
這時,郭小羽站了起來,說道:“大家都知道《靈魂擺渡》一共有二十集,但它卻是遵循著一條主線的二十個分開的故事,所以這次我們不會採取在電視上放映的模式。”
“那是?”
果然自己人就是不一樣,左茶真是太配合了。
“院線上映。”
“什麼意思?”在場記者感覺自己腦子都有些不夠用了,這不是電視劇嗎?怎麼又成院線上映了?
等記者們議論夠了之後,郭小羽說道:“我們採取的是電視劇在電影院放映的模式,《靈魂擺渡》拍攝完成之後我們每個星期都會在電影院上映一集,新的一集上映後,前面的一集就會下檔,然後就會採取網路播放的形式進行放映,不過想看到正宗3d版《靈魂擺渡》的人還是要抓緊這一個星期的時間去電影院好好享受哦。”
在場已經沒有人管郭小羽的賣萌了,所有人的焦點都集中在這特殊的放映模式上。
“郭小羽,那《靈魂擺渡》這部片子到底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呢?”
“都可以。”郭小羽答道:“你認為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
另一個記者站了起來,問道:“郭小羽,你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種打破常規的方法來上映?”
這個記者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聲。這樣新穎的模式觀眾們難免無法接受,一部擁有明確主線的電視劇卻放在電影院一週播放一集,觀眾們難道不會覺得前後不連貫,時間長了,喪失好奇心嗎?
郭小羽採取這個模式是有原因的。不是任何電視劇都可以這麼做的。首先《靈魂擺渡》的最大亮點不是它的主線,而是每集裡面的故事。其次,他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完全就可以說是二十部時間比較短的電影。而且這次在郭小羽的重新操作下,每集的時間都在一個小時左右,再加上3d科幻的渲染。這一切的一切才造成了這種模式。
整理了一下思緒,郭小羽說道:“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一定是第一個靠螃蟹富起來的人,但這個世界總需要這麼一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我來了。”郭小羽說這段話的時候,嘴角一直掛著自信的笑容。
郭小羽的這個解釋,看似什麼都沒說。但記者們很滿意。在他們心中,郭小羽就是個瘋子、神經病,這樣的事、這樣的話不正符合他的性格嘛。記者們現在資金開始為第一天的頭條打腹稿了:
“郭小羽放言:《靈魂擺渡》創造影視圈一代傳奇。”
“《靈魂擺渡》新上映模式,郭小羽劍指名流千古。”
“狂人是怎麼練成的,看郭小羽出品的《靈魂擺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