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道:“前期還是不要投廣告了,先把口碑和品牌做起來再說。等藉著運營商的關係形成市場壟斷了,再試探著做一些盈利模式的探索。不著急。UC瀏覽器的定位,就是流量抓取器。先燒錢,養起來。”
唐斌辰很堅決的說:“UC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必須是雅虎。哪怕他們不支付服務費,也要合作。這會成為我們和雅虎日本合作的關鍵。”
周不器稍作沉默,“應該的。”
他有點理想主義。
僅僅是賺錢,已經滿足不了他的追求。他的財富已經夠多,根本花不完。開拓日本業務,很大程度上是想借著先知先覺的優勢,提前入場佈局,把日本市場的流量生態給搭建起來。
就像紫微星在國內那樣。
到時候,國內的企業就可以藉著紫微星的流量平臺去拓展日本業務了,不用像過去金山毒霸那樣低三下四。
甚至很多時候,低三下四人家都不搭理你。
搜尋業務有難度,涉及到日文,短時間內做起來不太容易。此前就內部討論過,微點短時間內不會涉及這塊業務。
可百度已經做了一年了。
據說百度日本明年就會正式運營,在日本市場裡搶份額了。
周不器堅決支援。
甚至提到UC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百度。
可唐斌辰說的對,短期之內,必須要抱著雅虎日本的大腿。
……
第二天,一行人就造訪了雅虎日本。
大家的信心就更足了。
雅虎日本哪有一點網際網路公司的樣子?就跟傳統企業一樣。在國內和矽谷,去網際網路該公司的第一大印象,就是年輕。
到處都是年輕人。
掛著工牌視察的管理者,大多也都二十來歲。
雅虎日本的年輕人都坐在工位上呢,出面迎接的領導們,看樣子就沒有三十五歲以下的,四五十歲的居多。
周不器直接給其定性了。
死板、僵化,沒活力!
轉了一圈,談到了雅虎日本的薪資結構,給出的說法跟唐斌辰差不多。
二十來歲,普遍就是月薪20多萬日元;三十來歲,月薪30多萬日元;四十來歲,月薪40多萬日元……級別階層分別明顯。
技術上的高低差距不大,剛畢業的大學生,技術好點的可能是29萬日元,技術差點的可能20萬日元。
低不下去,也高不上去。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比三十多歲的老員工薪水還高,是一件很冒犯很不公平的事。
“這下妥了!”
周不器心中大定,看到隨行的賀陽、王海洋等人也都是眼裡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