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行業會在未來迎來大爆發?
雷俊對此並不敢肯定,但周不器這麼看好,想必也應該有些道理。
對IT行業來說,過去這些年裡,缺少大量的工程師……可是這些年來,全球的工程師數量迅速增加,IT行業成了大學裡最受歡迎的專業,尤其是中印兩國,培養出了驚人數量的工程師。
可有工程師還不夠。
工程師是開發產品的,工程師主導型的公司畢竟還是少數,也就是谷歌、華為、思愛普那麼寥寥幾家。
越來越多的公司都開始青睞於設計師,由設計師來主導產品,尤其是蘋果的一騎絕塵、引領全球的IT產業,讓無數的IT公司都在反思自身的產品策略,產品設計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過……
就算大形勢的發展真是這樣,真的有必要由您周大老闆親自來做這件事嗎?
雷俊就有點眩暈。
這可真是不怕忙啊!
他不太瞭解周不器平時的工作方式,就覺得他對業務的關注想必不如自己這麼上心,那也必定要耗費大量的精力。
不說別的,光是那幾家由他親自負責的上市公司,就足以夠讓人震驚了。
1500億美元市值的紫微星環球,185億英鎊市值的紫微星數媒,以及市值即將達到500億美元的暢遊……
都這種程度了,還在尋找新的方向,在積極地做新的創業公司?
看著朝氣蓬勃、意氣風發,似乎永遠不知疲倦、向日追逐一般的周不器,雷俊在心中一下就多出了許多不一樣的滋味。
內心的動力和嚮往,也一下就被激發起來。
周大老闆都這麼成功了,還在商業之路上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那自己呢?
有了這麼一番對照,雷俊自然而然地對小米未來的展望就更大了。
物聯網也許真的會是小米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周不器不好意思忽悠得太過分,就稍微慎重了一下,“物聯網肯定會是未來的大趨勢,海爾都在嘗試著做海爾智家。不過,這個未來到底要多久?目前來看還不太清楚,也許是十年,也許是三十年。”
雷俊笑著說:“說不定就像移動網際網路這樣。原本行業裡的大部分人都認為移動網際網路會到來,但可能沒這麼快。誰也沒想到,這麼轟轟烈烈就來了,似乎眨眼之間,移動網際網路就完成了對PC網際網路的傾軋。”
周不器道:“來的快了最好,就算來的慢了……那也沒關係,還有一個大趨勢是一定會到來的,抓住這個大趨勢,也是小米成為世界級科技巨頭的一個關鍵。”
“哦?”
雷俊精神一振。
要是換個人說這種話,他可能就笑出來了,覺得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什麼樣狂妄的人都有。
可這是從周不器嘴裡說出來的,這就很有公信力了。
周不器笑道:“就是咱們剛才討論的,過去這十幾年了,國內的製造業已經積累起了強大的工業基礎,除了一些太高精尖的領域略有不足,大多數的行業都可以達到世界級和準世界級。西門子、蘋果、惠普、通用、索尼、三星、松下、耐克、優衣庫、宜家、歐萊寶……這些世界巨頭的代工廠都在國內,這就是國內製造業的最大優勢,也是未來全球競爭的最大資源。”
雷俊深吸了一口氣,“這範圍可大了!”
周不器笑道:“所以說是世界級的巨頭,要不怎麼支撐得起你對小米未來的期待?”
雷俊失笑道:“是你吧?”
周不器擺了擺手,“是我還是你,這都不重要,甚至關鍵點還不是我持有的那點小米的股份。有沒有股份,這件事我都想盡量地推動。”
頓了一下,他接著說:“國內現在有很多論調,說是製造業要產業升級。只有產業升級,才是解決製造業底層生產壓力的方式,這似乎由上到下形成了一種共識。我不這麼認為。”
雷俊扯了扯嘴角,“這話題可大了。”
周不器道:“國內始終都沒逃離計劃的思維,而制定計劃的人都是在閉門造車,根本不瞭解市場。產業當然要升級,但這一定不是計劃主導,而是市場主導。是在市場的擴張中透過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地完成升級,而不是靠著產業升級來尋找市場的機會。由市場來主導產業,是既有市場,又能升級;由產業升級去尋找市場,搞不好就是既無法升級,也失去了市場。由非市場的思路去做市場,最後很可能會遭到市場和非市場的雙重打擊。”
雷俊稍作沉默,試探著說:“這似乎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周不器道:“但這可以成為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判斷,你不是想讓我幫你把小米做到海外市場去嗎?沒考慮過?”
雷俊搖搖頭。
畢竟現在這個階段地緣政治的味道還不是那麼濃。
不僅是他,任何一個企業家都很難有所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