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太火爆了,風靡全球。國內更是如此,公映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創下了國內票房收入的紀錄了。
電影市場已經徹底復甦,訊號已經很明顯了。
不過,就是有些人看不出來。
甚至還抓著萬達收購AMC院線的壯舉說著一些風涼話。
婕妤傳媒跟鵬城電視臺展開合作,製作一檔跑酷闖關類的節目,就是美女穿著清涼裝過關,一旦失敗就會掉進水裡的那種節目。
這已經是第四季了。
這節目的收視率遠不如婕妤傳媒旗下的《奔跑吧,兄弟》《好聲音》《非誠勿擾》《求職達人》《我是歌手》等幾款節目風靡全國,但在地方臺裡已經算是比較優秀的節目了。
恰好暢遊在關注跑酷類的手遊,剛剛以4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跑酷類手遊《神廟逃亡》。周不器認定這會是體育類遊戲裡的一個重要分支,要深度鑽研下去。
就跟著徐百卉一起,去了鵬城電視臺。
打算了解一下這款跑酷綜藝節目的製作理念,說不定就可以為酷跑類遊戲的製作提供一些思路。
結果這一去可好,臺裡領導說什麼都要請周大老闆吃飯,還專門叫上了臺裡的幾位臺柱子美女主持人作陪。
這也罷了。
臺領導可能覺得自己水平不太夠,跟周大老闆交流的時候搞不好會出洋相,就專門拉來了一個財經類的專家。
這下就讓周不器頭大了。
這位專家上來就以一種指點江山的姿態說起了兼併購,還以萬達收購AMC院線為切入點——
“國內的企業在收購過程中總會表現出激進的財務風格,這都是共性了。萬達收購AMC院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AMC院線的盈利能力不強,去年虧損了將近1億美元。萬達採用了幾乎100%的高槓杆收購,一旦收購以後達不到預計的協同效應,勢必會累及萬達其他的經營業務。”
“中國企業之所以青睞激進財務風格,有著很多原因。”
“從歷史看,過去20年來,得益於國內經濟的快速迅猛增長,利用高槓杆,財務激進的企業,若能準確抓住市場機遇,常能四兩撥千斤,取得了異乎尋常的回報,得到跨越式發展。”
“一些房地產企業在發展早期幾乎都透過極端激進的財務手段獲得成功,迅速做大做強的。這類成功在不知不覺中麻痺了一些企業家的風險神經,使他們沉醉於多快好省的發展模式之中。一些企業家在嚐到甜頭後,信心爆棚,時不時要顯示一下力拔千鈞,氣吞山河的雄心。”
“唉!殊不知,激進財務手法的成功,源於之前的海內外的宏觀經濟環境,以及行業的發展空間,而眼下世界經濟週期正在發生變化,外部條件早已劇變,所謂時移世易,焉能再沉醉於當年的模式中?這樣太危險了!”
專家果然是專家,說起來頭頭是道,關鍵用詞還文縐縐的。
這還沒完,還接著長篇大論。
“這種激進的財務風格的普遍化,也有一些文化上的根源。”
“長期以來,我們崇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在很多價值評判體系中,都是以資料來論英雄。
“在這種風氣下,為了追求漂亮數字,企業家總有一種想把企業規模迅速做大的衝動。諸如‘5年時間躋身世界500強’,或者‘利用三五年時間,打造100個資產上億的企業’之類的口號。這些年來國人見得太多了,前者往往被刷在企業高牆上,
“在這些口號和價值評判標準的引領下,企業就不可避免地受短期利益的驅動,偏激手段佔據上風,以求快速達到目標。”
“我們國家的企業通常歷史都不久,多數企業缺乏公司治理結構和內控機制,缺失科學決策程式,更沒有量化決策能力,判斷、管理和規避風險的能力都非常薄弱。尤其在民營企業中,盛行家長式作風。在內控失效的情況下,激進,乃至冒進的財務作風普遍化,也就毫不奇怪了。”
“的確,若趕上了天時地利,激進的財務手段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宏觀經濟或者市場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之時,就會有比較大的風險。”
“現在美國經濟復甦乏力,歐洲因主權債務危機而深陷泥潭,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面臨太多不確定因素……眼下這個階段採取高槓杆的激進財務手段,風險實在太大……”
周不器要承認,對方說得挺好。
至少在理論層面很好。
感覺像是有備而來。
也不知道對方是想毛遂自薦擔任自己的經濟顧問,還是想代表臺裡給周大老闆留下一個好印象,又或者是受到了什麼人的指點在暗示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