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談判,都是手下更專業的團隊去做。
簡單的會面過後,周不器先去辦公室,收到了兩位副總的材料,主要是採購一些交換機、路由器和儲存裝置,總價值超過12億元。
有一個鄭健的負責技術採購的副總的私下建議,說這種產品的利潤率很高,尤其華為有著比較完整的智慧財產權,向外支付的專利費比較少。
這就意味著,這12億的成交額裡,毛利潤可能會達到6億7億。
周不器有些驚訝,“這麼多?賀陽跟我說過,聯想的那些機器,毛利都很難超過20%。”
鄭健道:“聯想沒啥技術含量啊,都是組裝機,所有的零配件都是從外面採購的,成本更高。華為的很多零配件都是自家代工生產的,成本較低。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華為已經是世界第一了,比外國的那些思科、愛立信、戴爾高不少。”
“思科?”
周不器眉梢一挑。
思科才是世界通訊行業的老大,其次是愛立信和諾基亞。
早年華為剛起步的時候,總是被這幾家起訴。現在則不太一樣了,華為在很多領域已經超越了,比如交換機。華為交換機的質量和技術含量,超過思科不好說,超過愛立信、諾基亞應該可以的,物美價廉。
鄭健笑著說:“思科當然很強大,各個方面比華為要強不少。但是,思科是一家美國公司,用工成本太高,毛利率就下去了。”
周不器點了點頭,“還有研發經費。”
鄭健道:“對,這也是華為迅速崛起的關鍵。通訊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太高,小公司根本玩不起。這方面是華為的巨大優勢。同樣投入1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思科、愛立信這些公司,可能只能做一個大專案,國內有用工成本的優勢,10億美元也許能開啟五個大專案的研究。只要華為按照目前的策略堅持下去,避開所有外界的視線低調做科研,悶聲大發財,別說什麼愛立信、諾基亞,超越思科也是早晚的事。”
“企業家對企業也未必說得算。”周不器嘆了口氣,“說的算了就要受到壓力,搞不好就聲名狼藉。說的不算了,公司發展就要出問題……要麼說還是老張高明呢,這才是聰明人。”
“嗯?”
鄭健眉梢一挑,微微一怔。
心中驚訝。
老張是誰?
不會是公司裡被周大老闆屢屢戲弄的張大老闆嗎?
周不器擺擺手,問道:“如果這批裝置是從思科採購,要花多少錢?”
鄭健伸出了三根手指,“3億吧,美元。”
“比華為貴了一倍?”
“對。”
“都這麼划算了,還講什麼價?”周不器實在拉不下臉為了2個億去跟人家討價還價,“做公司,不就是為了賺錢?不讓人家賺錢,以後還怎麼長期化合作?”
鄭健咳了咳嗓子,“如果努力一下,我覺得可以以10億元的價格達成交易。”
“沒必要!”周不器一揮手,“人家賺得多,是人家水平高。不能因為人家賺得多,就去無限地壓價,按市場行情走。暢遊的理念跟紫微星一樣,對待合作伙伴,我們自己不能吃虧,也不要讓對方吃虧。”
鄭健算是見識到了大老闆的作風,其實不太認同。
覺得回頭要跟任羽辛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