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就沒有什麼企業家的時代,只有時代之下的企業家,最多最多就是站在大時代之巔,而不是創造大時代。
生意人只是生意人。
經濟永遠是政治的延續。
周不器對自己的定位只是一個商人,最多就是買下曼聯俱樂部,就跟英國體育大臣在會談時說過的那樣。
對他來說,曼聯不是生意,而是榮譽、地位和社會影響力,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全球化效應。
周不器帶著薛寶珊,還有孫莞然和馮慕兒兩個小秘書,以及高盛的人一起去了法國巴黎,在香榭麗舍大道的一家五星酒店裡見到了科威特的內政大臣、科威特投資局的主要控制人納瓦夫。
出了一點小插曲。
他們希望這筆投資不要低於50億美元。
可現在海王星資本的額度只剩下20%,也就是20億美元了。
這個容易解決。
都怕錢少,還怕錢多?
要麼跟阿布扎比財團溝通,讓他們削減投資份額。要麼就跟高盛再聯手運作一下,把海王星資本的募資額度變更,比如……變為150億美元。
現在美國這邊想要錢想得要命,只要走程式,必然會一路開綠燈。
除此之外,納瓦夫還說了一點有趣的事。
“我們會拿出一部分資金投資亞洲市場。”
“當然,過去這些年亞洲的經濟發展很強勁,有很多優秀的投資標的。”周不器隨後又補充了一句,“港島是金融中心,我聽說普拉達即將去港島上市。”
納瓦夫搖了搖頭,“不,我指的不是港島。”
“那是……”
“我想去你們的本土做投資。”
“好事啊!”
周不器很高興。
有中東土豪願意來國內大陸投資,那當然要舉雙手歡迎。金融海嘯之下的世界形勢,是諸多大國都在搶錢,都想把熱錢搶到自己國家裡。
美國實力最強,搶到的最多,歐盟次之。
亞洲這邊別說國內了,連韓日港臺新加坡這種發達地區都撈不到多少。
一開始做私募的時候,國內這邊就跟他遞過話,建議他可以回國來投資。大陸不方便,就去港島投資。
可這有點太難為人了。
這次周不器能夠這麼順利地融資,是因為美聯儲和華爾街在背後運作,希望藉著他之手拉攏中東的資金進入美國市場。
要是他藉著老美之手把錢搞到手了,然後轉手都回國內投資了,這就是翻臉不認人,以後就沒法在美國混了,紫微星必然會因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受到制裁。周不器兩世為人,這種前車之鑑的事可不能搞。
如果科威特投資局願意來國內的大a股投資,那真是幫了他一個大忙。
他當個中間人,也能跟領導有交代了。
納瓦夫道:“去a股投資,有很嚴格的政策限制,我們的資金進不去。”
周不器大手一揮,很闊氣地道:“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納瓦夫先生,你們能否透露一下,會在a股市場投入多少資金?”
“40億60億美元。”
“可以,我幫你聯絡。只要你們的投資規則符合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就一定沒問題。”
周不器願意牽線搭橋,也算是對國內經濟發展作出了額外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