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公平啊!
他用了半輩子,在復旦讀了碩士當了老師,又去美國讀了博士才明白的事,人家那樣的家庭背景,剛出生就明白了。
這根本就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沒變,人家是從半路開始跑的。
這一下,很多道理陸器也就想明白了。
難怪周大老闆年紀輕輕,就能把財富這件事看得這麼透,幾個產業中的佈局井井有條、交相輝映。
自己是從30多歲才開始起步的,對方相當於比自己早認知了這個世界30年。正常以他的年齡計算,今年都50多歲了。
嗯,這樣才符合常理。
……
陸器回美國了。
周不器一行則是返回了曼徹斯特,他要召開曼聯董事會改組後的第一次董事會。然後這次的英國行就暫告一段落,可以回國了。
開董事會前,先跟大衛·吉爾私下交流一下,達成意見的統一,以免在董事會上分歧。
周不器要對曼聯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可不能是現在。要等到明年夏天才行。大老闆的態度緩和,大衛·吉爾只以為年輕人安穩了不少,就很高興。
“對了,我聽伍德說,你的網際網路公司要做一些足球方面的業務?”
“各大俱樂部每年在官網上的開銷太大了,這是一筆不必要的浪費。如果紫微星來做,進行產業化的統一運作,可以節省很多成本,同時極大地提高官網的穩定性,不會因為一次歐冠決賽就癱瘓了。”
大衛·吉爾稍作沉吟,“想做成並不容易。”
周不器笑著說:“也不會太難,降低收費,提高服務體驗。”
“嗯。”大衛·吉爾點了點頭,然後就猶豫了一下,“想做到這一點,一定得有一個跟歐洲足壇關係密切有影響力的人來疏通才行。”
周不器看出了他的意思,“哦?你有推薦人選?”
大衛·吉爾道:“我認為大衛·鄧恩可以。”
“大衛·鄧恩?”周不器聽說過這個名字,“是阿森納的那位?”
“對,他是英國足壇最有影響力的人。”
然後,大衛·吉爾就大力介紹起了這位前輩。
大衛·鄧恩是前阿森納的執行副主席,因為阿森納的高層動盪,幾個大股東們在玩權鬥,都想拿到阿森納的控制權,一方是俄羅斯富豪,一方是美國富豪,爭奪得很激烈。
也因為這樣的因素,導致周不器一家打消了收購阿森納的想法,改為收購曼聯了。
在阿森納的股權爭鬥中,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美國富豪克倫克,獲得了溫格的支援。在教授看來,把阿森納賣給俄羅斯富豪是不能容忍的,丟掉了人格,而且隱患太大。
一派是俄羅斯富豪烏斯馬諾夫,獲得了大衛·鄧恩的支援。在他看來,美國人都太摳門了。看看利物浦和曼聯都被美國人禍害成什麼樣兒了?再看看切爾西,是怎麼崛起的?
一番爭鬥下來,還是溫格更厲害。
溫格之於阿森納,就是弗格森之於曼聯,都是教父的級別。他們不僅僅是主教練,更是俱樂部重大決策的重要參與者。
在權鬥之下,大衛·鄧恩受到了溫格的排擠,就只能狼狽地離開了阿森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