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大時代之巔 > 第1146章 我就是要年齡歧視

第1146章 我就是要年齡歧視 (第2/2頁)

就可以擁抱年輕人,歧視老年人?

“老年人是做不成什麼科技成果了,可是,當今這個世界,話語權都掌握在少數一些老年人手中。很多重大的科技專案,只有老年科學家才能牽頭組織起來。讓幾個小年輕牽頭組織,他們有這個威望服眾嗎?有這個影響力招賢納士嗎?”

梁靜忍不住發出質疑,她過去這些年跟著倪院士為了國內自主可控的作業系統和晶片東奔西走,一直都是在跟體制打交道,思維方式還沒有拉回來。

周不器搖搖頭,解釋道:“國家的思維方式是由大及小,先有一個大概念,搞一個大專案,然後分化出無數個小課題。企業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思維方式是由小到大。要從若干個小課題做起來,然後組織成一個大專案。”

就比如“魔改Helo計劃”,這也是個大概念,可這是理論層面。執行層面是由小及大,慢慢來,先搞幾個實驗樣品,試試水。

要是國家來搞“魔改Helo計劃”,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政策下達,覆水難收。各地直接上馬各種基建工程,籌建各種魔改Helo大廈,幾十個魔改專案同時起步,就搞起來了。這種模式下,必然要有一尊甚至幾尊科技界的大神來控場,必然是院士級別的。

梁靜似乎沒太理解。

周不器就舉了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說道:“企業做物流,先從一個城區開始搞,一點點地變成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然後是遍佈全國。國家做物流,直接就是成立物流集團,從全國開始動工,然後是到省、市、縣、鄉。”

“哦!對!”

梁靜這才恍然大悟,舉一反三,立刻就明白了周大老闆的投資理念。

不能跟各種知名院士合作,他們接的是國家專案,國家的邏輯是確定確定再確定。企業的邏輯是不確定,不管做什麼,都充滿了未知數。這就要從小處著手了,找年輕的科學家,錯了也沒關係,多投幾個,積水成河。課題多了,專案多了,慢慢地也就變成大工程。

周不器笑道:“咱們以前不是說過嘛,做晶片研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允許失敗。這恰恰跟確定性思維是相悖的。年輕團隊失敗的損失更小,咱們投得起。”

梁靜深吸了一口氣,“嗯,我明白了,我們的重點關注物件,是那些年輕教授。”

周不器點了點頭,“我給你簡單設個標準,具體的方案你回頭再跟技術委員會商量。第一,60歲以上的一律不投;4560歲之間教授專案,要嚴格審查,對課題人做詳細的背調;3045歲的教授,是我們的重點扶植物件,要儘可能地多幫助他們。”

梁靜點了點頭,“嗯,這個年齡段的教授是最難拿到科研經費的一個群體。”

周不器道:“恰恰,他們也是最大的潛力股,他們才是最佳的投資物件。紫微星每年會在清華的這個積體電路研究中心裡投5億元,我們最主要的投資物件,就是3045歲的教授群體。專案只要差不多,就可以給錢,不用過分地審查,免得給他們造成太大的心理負擔,我們允許失敗。”

梁靜心服口服。

這一下,算是認識到周大老闆的志向了。

他一點也不比自己差!

不同的是,自己過去幾年的努力,從作業系統到晶片又到國產軟體,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漫無邊際毫無章法,做的都是無用功,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了。

周大老闆不一樣,他有著明確的目標,也有著明確的執行策略。跟在他身邊,似乎心境一下就開闊了,思路一下就清晰了,不再像過去幾年那麼迷茫了,前進路上出現了希望。

周不器接著說:“清華里不缺天才,應該有一些未滿30歲就被評為教授的人,就像咱們公司的王建博士、楊振坤博士,他們當年在學校裡,也都是二十來歲就當了教授。對於這類群體,尤其要重點照顧。”

“什麼方案?”梁靜掩飾住內心的激動,感覺自己這一刻終於選對了事業方向。

周不器道:“無條件給錢!”

“啊?”

梁靜愣了一下。

周不器道:“對於二十多歲就當上教授的這群人,不管他們申請的科研課題是什麼,哪怕是研究永動機,也要直接給錢!24小時之內就把錢發下去!明知道他們一定會失敗,也要給錢,給他們去感受失敗的機會!總之一句話,我們要跟體制反著來!體制看重的是年紀、地位和業內資歷,我們就重點關照那些沒地位、沒名氣、沒資歷的年輕人。越是年輕人,就越要關照。一個失敗的年輕人,要遠遠比一個失敗的老年人更有價值。體制的年齡歧視,是歧視年輕人。我們的年齡歧視,是歧視老年人。”

梁靜有些苦笑,“什麼歧視啊,沒必要說得那麼難聽。”

周不器道:“說難聽了,才能讓你記憶深刻,免得以後專案經費發放的時候,被人情困擾,忘記了基本原則。大善無情。在這種關乎國運的大事面前,無情,就是最大的有情!”

最新小說: 重生之護花痞少 長相太兇,開局嚇哭相親物件 逍遙醫尊 鹹魚的科技直播間 落入凡塵自傷情 被女總裁逼婚後我得到了系統 神醫混跡娛樂圈 地主是怎樣煉成的 買斷撒哈拉 美女校花別惹我 少帥 都市之最強扶樂系統 法師傳奇3:瑪法入侵 神眼天醫 就兼個職,你通緝我一千五百萬? 婚婚欲睡:前夫,請簽字 我是科技大帝 從小主播到音樂大佬 暗香盈袖沐心田 另嫁三年後,京圈太子問我冷戰還沒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