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雜號將軍,腦海裡自然而然地會浮現出一個白衣白甲白馬,姿顏雄偉,威風凜凜的少年英雄——趙雲。
他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直雜號,與重號無緣,其實這與劉備的官職有很大的關係。
劉備自己也不過是左將軍,他能給部下的也就是一些雜號,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相比,肯定要寒酸一些。
長坂坡之戰,趙雲救下了劉備的此時唯一的兒子阿斗,就被任命為牙門將軍。
這屬於劉備獨創,是個雜號中的雜號,品級比偏將軍、裨將軍都低,也就比校尉高一點。
平定了荊南四郡之後,趙雲這才被升為了偏將軍,兼桂陽太守,後又做了留營司馬,
此時的趙雲在劉備軍中的品級並不算低,畢竟諸葛亮和龐統也不過是軍師中郎將而已,和他平級,只有兩大元勳關羽和張飛各撈到了一個雜號。
關羽被封為蕩寇將軍,領襄陽太守,張飛被封為徵虜將軍,領宜都太守。
佔據益州之後,劉備成為了益州牧,地盤廣了,能夠提拔的文臣將領也就多了。
他大封雜號,關羽和張飛沒變,諸葛亮被封為軍師將軍,法正被封為了楊武將軍,糜竺被封為了安漢將軍,賴恭被封為了鎮遠將軍,簡雍被封為了昭德將軍,孫乾被封為了稟忠將軍,吳懿被封為了討逆將軍,黃忠被封為了討虜將軍,趙雲被封為了翊軍將軍,魏延則因為資歷尚淺而吃了趙雲的剩飯被封為了牙門將軍。
此時劉備軍中的實權都集中在劉備、法正、諸葛亮、關羽、張飛五人身上,但是單看稱號權利也不算低。
而劉備手下唯一一個重號將軍便是馬超,被封為了平西將軍。
不過這並不代表劉備有多重用馬超,而是因為馬超之前的官職太高了。
馬超攻佔翼州後,曾自稱鎮西將軍,領幷州牧,都督涼州軍事。
雖然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但是畢竟也曾貴為一方諸侯。
如果按照鎮西將軍的級別再往上升,那就該和劉備平級了。
給馬超一個雜號就有點侮辱人了,畢竟能把劉璋給嚇得投降,馬超的名頭起了很大的作用。
沒辦法,只能給個最低的重號,平西將軍打發了事。
諸葛亮、龐統、法正、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霍峻、卓膺、簡雍
當曹操佔領了江陵之後,劉璋第三次派出了使者,命張松出使曹操,
劉璋因此派別駕從事張松到曹操那裹,但曹操沒有按禮節接待。張松心懷懷恨,回來後勸說劉璋同曹操斷絕關係,他對劉璋說:“劉豫州與您為宗室兄弟,可以與他結交聯盟。“劉璋皆以為是,故派法正前往與劉備結好聯盟,隨即又指示法正和孟達送去數千兵卒幫劉備抵禦曹軍,法正完成使命歸還。
一年後他投奔劉備,再次選擇了拋妻棄子。
馬超的小妾董氏、年幼的兒子馬秋以及部將龐德等人,通通被他扔在了漢中。
這場戰後,楊阜等多達十一人因討馬超的功勞被封侯。
劉備大笑,酒宴上又恢復了歡樂的氣氛。
對於劉備而言,龐統不僅是一個擅劃奇謀深研兵法的軍師,也是一個滿腹韜略,精通權變的謀臣,更是一個不拘小節而又耿直敢諫能輔弼君主匡正言行的密友。
龐統死後,劉備放聲大哭,這是鞭打督郵,不愛說話,性格堅忍,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第一次哭泣。
建安十九年五月,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四路大軍在成都城下會師,法正寫信給劉璋,分析了形勢強弱,並說:“左將軍劉備起兵後,對您仍有舊情,實際上沒有惡意。我認為您應改變態度,以保住家門的尊貴。”劉璋未予答覆。
之前劉備在圍困雒城時,適逢馬超密信請降,想要藉助馬超的威名和手下精兵馬超來威懾成都,於是便建寧郡督郵派李恢結好馬超。
於是無路可走的馬超命人送來書信表示願意歸附,並率兵南下來到成都與劉備會師。
劉備見信後大喜,高興地對身邊的人說道:“益州是我的了!”
然後只帶著馬岱等親信和少量部曲,原本赫赫有名的徵西將軍馬超就這麼落魄的出現在了劉備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