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戰敗後,袁紹集團停止了對曹操的大規模進攻,曹操集團開始轉入反攻階段,但是由於袁紹集團實力尚存,很快就又拉起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
這對於曹操來說,無疑仍然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於是他掉頭到汝南,準備親自率兵驅逐劉備。
之前曹操在官渡與袁紹交戰的時候,汝南黃巾軍首領劉闢等叛歸袁紹,袁紹派劉備領兵與劉闢騷擾許都以南,關羽得知後從曹操這裡亡歸至劉備處助之。
他立馬派遣曹仁來攻擊劉備,把劉備又打回到了袁紹處,然後劉備以連結劉表為由,又從袁紹那裡要了一支軍隊回到了汝南,聯合黃巾餘黨龔都,擁兵數千人,繼續騷擾曹操的大後方。
曹操派遣蔡陽前去攻打劉備,結果被劉備反殺了。
對於曹操來說,劉備就如同狗皮膏藥一般,令他煩不勝煩。
“這劉備不會又跑了吧!”曹操領兵走在大道上,誓要親自斬殺大耳朵賊,食他的肉,寢他的皮,睡他的老婆。
結果還沒碰面,劉備聽聞曹操親率大軍到了,當即便調轉馬頭投奔劉表去了,共都等人也四散逃命去了。
看著劉備頭也不回的背影,曹操大罵:“鼠輩,吾早晚必擒之,食汝肉,寢汝皮……”
卻說劉備派糜竺、孫乾到劉表處報信聯絡,劉表親自出城迎接他,對他待以上賓之禮,給他補充兵員,然後遣派他駐軍新野繼續做曹操屁股上的狗皮膏藥。
卻說到了建安七年,袁紹病死,他之前以袁尚美貌及後妻劉氏所喜愛而欲立為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這就為袁氏集團的內鬥埋下了隱患。
眾人慾以袁譚為長子而立為繼承人,但逢紀、審配一派與辛評、郭圖、袁譚一派不和,審配等因為懼怕袁譚即位後加害,私下改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
袁譚不能繼位,自稱車騎將軍,駐紮在黎陽。袁尚不增兵給袁譚,更命令部下逢紀緊盯,袁譚要求配兵卻為審配所拒絕,一怒之下殺了逢紀,兄弟二人漸成仇敵。
得知了袁紹身死,袁譚、袁尚兄弟鬩牆,曹操立即興兵渡過黃河進攻袁譚,袁譚向袁尚告急,袁尚害怕袁譚得到士兵後不還,於是留審配把守鄴縣,自己率軍隊援助袁譚,與曹操在黎陽對峙。
結果,哥倆聯起手來也打不過曹操,只好攖城固守,待糧草即將耗盡的時候又棄守黎陽,退守大本營鄴城。
曹操乘勝追擊,直追到鄴城郊外。
沒多久,曹操決定退兵了,一個原因正如謀士郭嘉所言,急攻則二袁聯合,而緩攻則二袁必鬥。所以,等待比行動更重要,於是曹操退兵。
另一個原因便是曹操窮啊,他沒糧食了,從官渡到黎陽、再從黎陽到鄴城,戰線拉得太長,曹操的後勤運輸以及糧食輜重已經捉襟見肘。
兩相計算,所以曹操選擇撤軍,而不是鄴城攻堅。
果如曹操所算:曹操的大軍剛一撤退,袁譚袁尚兩兄弟就打了起來,而且根本就沒出鄴城,直接就在鄴城的外城刀兵相向了。
曹操退兵,袁譚覺得曹軍必定是久攻鄴城不下,士氣低落無力再戰了,想要帶兵追殺,所以向袁尚要兵要甲:“因為我方鎧甲不精,所以上次被曹操打敗。眼下曹操撤退,人人想著回家,趁著他們沒有遇河,出其不意發兵進攻,可以徹底擊潰曹軍,這個可是天大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啊!”
而袁尚疑心他要擁兵自重,害怕他得了兵、甲做大做強,所以既不給袁譚增派兵馬,也不更替他計程車兵更換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