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劉小七站出來替平郡王出謀劃策,分析朝中局勢,對平郡王來說,無疑是恰逢其會。
平郡王正在發愁登基後怎麼處理朝政,他不想被朝臣們看扁,可是身邊找不到能用的人,平郡王都愁壞了。如今劉小七站出來,剛好替平郡王解決了大難題。
劉小七獲得了平郡王的信任,平郡王身邊的那些內侍就要倒黴了。
內侍們伺候人是一把好手,可要涉及到朝政,大局觀,帝王權術這類事情,這幫內侍全都得抓瞎。他們又沒伺候過帝王,哪裡懂帝王權術。
他們不懂,劉小七懂。
劉小七出生富貴人家,自幼遭難,年紀很小的就是就帶著仇恨來到皇宮,一步步爬上來。他的經歷可以寫成一本書。他所用的手段就是權謀。
而且他還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從未荒廢自過自己的時間。如果他是正常人,以他的才學考進士都沒有問題。
就算是出將為相,站在朝堂上同大佬們拼智商,拼手段,拼謀略,劉小七未必會輸。
這樣的劉小七,帶著謙卑的心態,以及恭敬的態度,誠心誠意地替平郡王出謀劃策。平郡王這個帝王小白不入坑那才有鬼。
當劉小七站在平郡王身後,儼然是平郡王的心腹,朝中大佬們見了全都皺起了眉頭。心裡頭不約而同地想著,姓劉的這個閹人,怎麼會出現在平郡王身邊。
凡是站在朝堂上的人,都不會忘記劉小七。劉小七年輕,聰明,狡詐,奸猾,偏偏還是內侍監總管。
這樣的人早就該追隨元康帝而死。真要讓他留在平郡王身邊,不知道平郡王被他影響,會不會變成第二個元康帝。
於是當即有朝臣站出來,措辭嚴厲地要求平郡王處死劉小七。
劉小七躬身站在平郡王身後,不為所動。
平郡王卻非常憤怒。他雖然還沒登基,可好歹也是儲君。這些朝臣措辭如此嚴厲,對他這個儲君沒有半點尊重,簡直是欺人太甚。
平郡王此刻就感覺到劉小七說的那些話真的太有道理了。帝王和朝臣的立場永遠是對立的。不要指望朝臣凡事替帝王著想。
平郡王很清楚,今天他要是答應了朝臣的要求殺了劉小七,從今以後,朝臣會得寸進尺。他想要翻盤,幾乎沒可能。他手中的皇權,會被這些朝臣蠶食,終有一天,他會變成朝臣手中的傀儡。
平郡王不要做傀儡,他要維護皇權。維護皇權最要緊的就是要人。太監就是帝王用起來最順手的人。因為太監是皇室的家奴,帝王不用擔心太監會背叛。
所以平郡王站了出來,他要保下劉小七。平郡王厲聲反駁朝臣,什麼時候輪到朝臣來干涉宮中事務?平郡王要用誰,這些朝臣沒資格指手畫腳。
平郡王擺出強勢的態度,勢要保下劉小七。朝臣們大驚失色,才一晚上,平郡王就變了個態度,這個劉公公果然不簡單。
平郡王是即將登基的新皇,朝臣並不想和新皇鬧翻。無奈之下,朝臣們只能暫時妥協,答應留下劉小七的性命。不過朝臣對劉小七極為忌憚,只要抓住劉小七的把柄,朝臣肯定會將劉小七往死里弄。
平郡王大獲全勝,興奮難耐。越發覺著劉小七是個福將。要不是劉小七花費一晚上的時間同他分析朝中局勢,平郡王還沒有膽子同朝臣們針鋒相對。
經過此事,劉小七基本上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劉小七給宋安然寫了一封信,託人給宋安然送去。
宋安然直到第二天,即將出海的時候,才收到劉小七的書信。這個時候霍大夫已經上船。而霍延和宋安芸最終還是選擇留在京城,繼續經營霍家醫館,以及醫學堂。
宋安然本以為劉小七很快就會來船上同她匯合,卻沒想到收到了劉小七的信件。
看到信件的時候,宋安然心裡頭就預料到,劉小七不會出現。
宋安然拆開信封,看完書信,心裡頭很惆悵,又對劉小七的勇氣和智謀深感佩服。
“這是怎麼了?”
顏宓撩起宋安然額前的頭髮,輕聲問道。
宋安然嘆了一聲,說道:“他不會來了。他已經做出了選擇,他會繼續留在宮裡面。”
顏宓知道宋安然口中的他是內侍監總管劉公公。
顏宓輕聲說道:“既然他已經做了選擇,說明皇宮更適合他。”
宋安然點頭,“你說的沒錯。他在信裡面也這麼說,皇宮更適合他,留在皇宮他才會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大郎,你知道嗎,他現在已經取得了平郡王的信任,成為平郡王的貼身太監。同時,他依舊是內侍監總管。”
顏宓挑眉,心想真是小看了劉小七。短短時間,劉小七就能取得平郡王的信任,可見這個人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