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他堅持每天跑步,超越人體極限的跑動,這引起了老院長的注意,而且現在已經摸到了竅門:呼吸。
幾乎是所有的流派都有呼吸法,這是錘鍊**的基本手段之一,透過對呼吸節奏的掌握,使人體機能在有氧運動狀態和無氧運動狀態之間迅速轉換,以此來鍛鍊腑臟,摧殘肌肉,再輔以其他手段癒合暗傷,這就是大部分外功走的路了。
實際上現代技擊技術也開始利用這種手段了,只不過只能做到短時應用,部分應用,像流派這種經過時間洗禮,不知道多少先輩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構成的系統,還嫩了不少。
比如哈維d的運動館就有相關物品:可調節阻氧面罩的專利技術。
這種面罩透過調節進氣口讓使用者處於低氧攝入狀態,在做有氧運動的同時也為人體釋放無氧壓力,對身體機能的壓榨很有效果,當然,造成的運動累積傷也更加嚴重。
但是運動館透過一定的恢復手段,使運動累積傷迅速化解運動累積傷的治療本來就是運動科學當中非常受運動員重視的一個專案,為此他們可以付出相當誇張的報酬,運動館正式以這種快速恢復的技術,在運動界一枝獨秀。
之所以叫運動館,就是因為他這裡的教員幾乎都是退役的大牌運動員,其中不乏各種運動世錦賽的連冠者,哈維d更是以拳擊越級挑戰而聞名。
哈維d作為一個青年中量級運動員,是可以和拜森一較高下,互有輸贏的,正是因為他,拜森才沒能一統拳壇,只能在超重量級中稱雄:
增重到重量級對哈維d來說不難,而且實力還會有所提升,可是拜森要從超重量級減重下來非常困難不說,他的體力和爆發力會被嚴重削弱,本來就是半斤對八兩,他一個超重打中量贏得不乾脆都算失敗的,和加了料的哈維打,那他贏面就更小了。
據說哈維d之所以能有這麼好的體能,就是靠著這種阻氧面罩,強制進行仿高原訓練造成的。
對於可調節阻氧面罩,黛西是嗤之以鼻的,這東西作用其實並不大,副作用也要嚴重得多,好在造成的都是運動累積傷,治療起來雖然耗時久,但是並不麻煩,所以才沒有人去揭這個蓋子。
畢竟這東西一出來,很多健身房就多了服務專案,自然也就增加了營收。
甚至還有不少學者以此混了更多的學術名譽。
但是作為科學家,這些研究機構下意識的否定了呼吸法對意志的作用。
他們只是意識到了在劇烈運動中還要保持對呼吸的專注有多麼難,卻並沒有察覺到,正是這種因訓練而不斷積累的專注,使得人本身的精神也參與到了對**的錘鍊之中,這才是呼吸法的真正目的。
現在黛西的老師就處於這個階段,他認為呼吸法持續的改變這人體的適應力,讓身體機能的潛力緩慢的被催發出來,然後透過一定的技術聚集人體散逸的生物能量,就成為能量外放技巧。
理論上,他說的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可是現實中,他的做法,卻和那個“一定技術”一點兒都不挨邊。
他認為這個技術是水到渠成的,是後天養成的條件反射,而不是意識主動的調控人體的生物能,理由是人類並沒有那種器官確實,醫學上一直都沒找到人體有能量操縱器官,有可能永遠都找不到。
這位院長雖然屈居東洛杉磯學院,但是在業界的名氣和人脈還是有的,他也時常和這些同行討論,黛西有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些往來郵件,在這種大體的框架上,同意他的人是多數派。
只有一少部分,公認是腦洞清奇異想天開到連專案投資都拿不到的“精神異常”科學家,才會認為人類的意志可以強烈的干預現實,達成只憑精神力就能控制能量的成就。
黛西按照本心說,要不是她有個法師兒子,她都覺得多數派說得對。
而現在她面對老師的問話,就只能保持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了。
所以她並不是老師的實驗助手,只是實驗室管理人員,因為在這些瑣事上,她的老師是信任她的。
不過根據實驗室的材料採購,她猜測老師已經對慢吞吞的訓練資料採集不耐煩了,正在走向人體強化藥劑這條不歸路。
這就讓凱文很尷尬。
原因很簡單,雖然貴,但是在獵魔公會是有人體強化藥劑出售的,價格上千金幣,到現在一管兒都沒賣出去呢。
不過他多促狹呢,他每次把這藥劑就掛一管出去,沒人買得起就只能圍觀,等展覽個三五天,他就把東西下架了,標註的“售罄”,讓人以為藥劑是賣出去了。
然後等大家對這東西的議論消下去了,他就再掛出去,說是新的,然後到日子口兒就再寫上售罄收回來,來來回回的在這逗著玩兒。
他賣的這個藥劑,確實有人體強化效果,但是並不特別好,最多就是催發一下潛力,配上專用營養液,能把體能資料提高個三四倍。
對於那些接近人體極限的格鬥家,作用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他們的基礎在那放著,達不成翻倍的效果,但是可以直達人體極限,只要打破這個桎梏,格鬥家就會正式踏入超凡。
這東西只對那些人到中年,訓練和戰鬥已經不能提高的中層格鬥家有用,像特瑞安迪這種天賦出眾的少年英才,基本是沒有效果的:天才們總是早早的就打破了人體桎梏,接觸到了超凡領域。
不然就算有方法,他們想要輕而易舉的使用諸如波動拳這樣的奧義,也是力有未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