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山脈作為青州省第一山脈,龍脈匯聚之所,可謂是大氣澎湃,巍峨厚重,主峰以及三十六副峰,更是刺穿雲層,猶如天柱。
雲海之上,白茫茫的一片,雲濤幻變,一望無際,澄清深邃的天空,一道劍光劃破天際,降臨在青雲神峰雲臺之上,此人正是林奕劍。
三百年過去,滄海桑田,林奕劍的修為已經達到了神變境界,加上桃樹老祖也成為化神境界大修士,青山道觀擁有化神境界大修士和神變境界大修士,共有七人。
在林易卸任道臺大夫之時,五洲省的原來五個諸侯國的王族修仙家族也隨著返回青州省,並且加入青山道觀,這五個修仙家族雖然沒有化神境界級別的大修士,但是傳承悠久,底蘊深厚,元嬰境界級別的大修士不在少數。
其中越行雲正在閉關,當他出關之後,不出意外,青山道觀將再添一位神變境界大修士。
除此之外,林易的妹妹林雨,以及兩位弟子程飛鵬和黃劍羽,在林易栽培之下,也不比越行雲遜色多少,修為境界已經達到了元血大圓滿境界,只是還沒有十足的把握突破至神變境界,因此還在累積自身底蘊。
可以預見,再過十餘年,青山道觀將再添三位神變境界大修士。
雖然整個修行界都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但是青山道觀卻顯興旺,已經穩坐三十六道觀聖地之首,是執掌道教牛耳的地位。
“也不知道父親突然召我回來所為何事?”雲臺之上,林奕劍喃喃自語了一句。
透過雲橋,進入青雲神峰,走過蔥翠的龍鬚靈松林,不多時林奕劍就來到了峰頂,此地被濃郁的白色霧氣籠罩,透過霧氣隱隱地能夠看到一塊巨大的巖壁,一株巨大的龍鬚神松孤寂地紮根在巖壁上。
蒼勁的根鬚如同虯龍一般,密密麻麻地攀巖著。
巖壁之下,有一個巖洞,巖洞前聳立著一塊石碑,上面筆走龍蛇地雕刻這‘青雲洞府’四個大字,正是青山道觀最高傳承之地。
林奕劍走到青雲洞府前,那濃郁的霧氣自動散開,顯出了一條石道小徑,直通青雲洞府。
青雲洞府正是龍脈匯聚的中心,通道巖壁在充沛的天地元氣沖刷之下,變成了玉質,表明還凝結了一層厚重的晶壁,這晶壁正是一塊完整而巨大的靈石,隨便敲出一小塊,其中蘊含的能量,等於是金丹修士金丹所蘊含的能量。
林奕劍不是第一次來青雲洞府,但是每一次來,看到那厚重的靈石晶壁,都感到一陣心馳目炫,如同凡人走進了一座金山一般的感覺。
不多時,林奕劍來到了青雲洞府的盡頭,這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溶洞,佈滿了密密麻麻的鐘乳石,當然巖壁以及那些鐘乳石,都被一層靈晶包裹。
溶洞的中心,有一口古井,井口白霧翻騰,古井旁紮根著一株靈松,只有一丈高,軀幹蒼勁,根鬚虯結,沿著井口探下去。
軀幹以及根鬚,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翠綠鱗片,鱗甲森森,流光溢彩,細針一般的葉子,尖銳筆直,能夠刺破面板,同樣是翠綠晶瑩,整體猶如一塊翡翠石雕。
不同於外面的龍鬚靈松,甚至不同於龍鬚神松,眼前這一株丈許高的靈松,是青山道觀的根基底蘊所在,是上古時期青山道觀仙人的遺產,是世間少有的靈根。
“你來了。”盤坐在古井旁的林易開口說道。
“拜見父親!”林奕劍恭敬地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這一次父親特意叫我回來,不知道所謂何事?”
林易和神農濟民雖然結盟,卻沒有進入人族皇庭,接任三公之一,甚至沒有踏進過帝都一步,其中自然有林易忌憚人皇是一部分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卻是因為浮華葫蘆的緣故。
因此,林易接任了青山道觀觀主一職,常年蝸居在青雲洞府,把浮華葫蘆沉入古井深處,吞吐海量的龍脈元氣。
在林易和神農濟民的支援之下,前觀主常無極接任三公之一的右公一職,而當林奕劍普升至神變境界之後,就被他派遣到神農濟民身邊效力。
“我準備把無量巨劍交給你。”林易直言道。
聞此言,林奕劍驟然大驚,失聲道“父親大人!萬萬不可,無量巨劍在你的手中,才會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才被人皇和三殿下倚重,才起到最大的震懾作用,如果無量巨劍不再你手中,我不敢想象人族局勢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