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最後的一道百米藤梯,挨著陡巖,象一條天鏈,從天而下。藤梯盡頭,便是緊靠驚險懸崖的阿布杜村,人稱懸崖村。
一路上,每到一個藤梯和陡坡,葛飛總要與校長搶著拉孫若雨的手。
只不過,身手敏捷、心懷感恩的校長是擔心客人,心旌遊蕩、藉機取悅的葛飛除了擔憂,更多的是偷情的前奏。
一個物質女人與獵豔高官的野性浪漫的故事,就在這段奇險的路上開場了。
攀登十分緩慢,花了不少時間,孫若雨不斷地大呼小叫,校長在上面拉,葛飛在臀部和大腿上託,好不容易把她弄到崖頂,她坐在地上抹著眼淚,站不起來了。
站在雲頭似的崖頂,眾人俯瞰之下,方知何為後怕,兩腳一陣奇癢般酥軟感覺襲來,心裡“撲嗵撲嗵”跳個不停。
這懸崖村的村民,幾百年來,竟生活在如此險惡的環境裡,的確撼人心魄!
全村七十幾戶人家,有幾排房子依崖而建,開啟後院小門,門口便是萬丈深淵!
有一年冬天,兩隻小狗在結了冰的後院戲耍,一溜,溜下萬丈懸崖。
孫若雨深深地疑惑不解:“村民們為什麼不住在山下,竟住在這等地方?”
校長道:“懸崖村其實位於大山半山腰,懸崖之上廣闊的山地,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村民們種高梁,種土豆,還有大量核桃,養了不少牛羊。”
“…過去生活富裕,沒有匪患,沒有戰爭,是一片世外桃源。如今因為交通不便,年輕人娶不了媳婦,都外出打工了,便成了極其落後的貧困村。”
“哦,原來如此!”
學校是一間破舊的石砌房子,極其寒傖,村上的小學十幾個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坐在一個教室內。
葛飛給每個學生髮了一份學習用具,一人一個2000元的紅包。校長說,這麼大的紅包,夠他們學習一年的所以費用了。
孫若雨聽了禁不住潸然淚下,拍下了孩子們一張張黑黝黝的小臉,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忽然,一個女孩“撲嗵”一聲跪在葛飛面前,兩行淚水掛在小臉上。孫若雨心裡一陣揪緊,拍下這難忘的片刻。
告別的時候,校長和孩子們淚流滿面。這是他們見到的第一批上懸崖村看望他們的客人。
葛飛和其他男的隨鎮長沿原路返回。孫若雨兩條腿抖個不停,只能在村民陪同下繞三、四十里山路下山。校長和孩子們送她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另一個村口,才依依不捨地告別。
孫若雨一邊走路,一邊在能收到手機訊號的路段,把照片和簡短的報道,第一時間發往遙遠的省城晚報報社。
那一張張照片,一經晚報刊發,震撼了全社會!
之後,葛飛經常約孫若雨見面,幫她聯絡有關部門解決私事,貸款搞投資,時不時把下屬送的禮卡、禮物轉送給她,一起隱秘地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