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沒好氣,“你還有功夫調侃,這小子粉絲很多,背後經紀公司強大,”
“比我強的人多了去,每個都要比我不用活了。”林尋無語。
“但他最近半年沒少蹭你熱度,每發一首歌就要提你一次,一開始說你是他的偶像,現在是超越目標,你是不知道,為了新歌宣傳,人家是拼了命的蹭你。”
“他的粉絲為了讓他超過你,跟打雞血似的,一個人買好幾十張專輯。”
年輕人為了熱度,蹭一蹭前輩很正常,但隔三差五的蹭就沒意思了,你到是換一個人薅羊毛啊。
逮著一個人薅也忍了,可你薅著薅著說羊不行又是什麼道理。
尋思羊也沒得罪你啊。
“我和他們公司交涉過,沒什麼效果,仗著是隔壁棒子國公司根本不吃這一套。”
林尋眉頭一皺,半晌後淡淡道:“他們最新專輯什麼時候發?”
“還有三週。”
“這三週我弄張專輯,你幫我發上去。”
姜寧張大嘴巴:“三週,一張專輯,是不是有點趕?你不用著急的,時間咱們有。”
林尋這人什麼都好,就是做事毛毛躁躁的,上一秒決定好,下一秒說幹就幹。
以前製作劇就是這樣,找導演,拉演員,資金到位,恨不得當天就開拍。
弄歌速度更快,上個廁所功夫詞就好了,一把吉他伴奏,當天就能發。
“我的意思是專輯不比單曲,要編曲,配樂,拍MV,前前後後程式不少,不比你們拍戲簡單。”
一首歌從誕生到上架,過程很多,有的歌手為了籌備一張專輯準備大半年的多了去。
因為一句歌詞改了又改,樂器達不到效果想了又想。
拍攝MV也不是扛著攝影機就拍了,編舞,學舞,伴舞,場租,燈光,導演,攝像,後期剪輯……和拍戲一樣,有規定程式。
錄製麻煩還只是次要,錄MV燒錢。
便宜的幾十萬,貴的幾百萬,林尋的規格肯定不能便宜,怎麼也得弄一個幾百萬套餐,這些需要慢慢來。
做好了歌曲還有售賣環節。
和電影一樣,售賣之前有宣傳,或上綜藝宣傳,或找媒體採訪。
林尋說三週就要弄一張專輯,根本不可能,除非他現在就能把歌和MV全部錄好。
“拍什麼MV,不用這麼麻煩。”林尋道:“我直接把歌錄好,你合成專輯,發出去就行。”
“啊這。”姜寧腦瓜子嗡嗡嗡的:“是不是有點草率,你這和發單曲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區別,單曲是一首一首發,我是一次發好幾首,好了,你按照我說的做,先幫我在燕京找好錄音棚,保證隨時能用,其他不用管。”
填詞作曲編曲,那是別的歌手做法,他這邊全都是現成的,選的歌也是伴奏不復雜,只是簡單吉他,或者鋼琴等幾種樂器伴奏。
拍MV他沒想過,有點花裡胡哨,沒必要。
實體專輯的年代早過去了,現在是數字專輯,聽歌都是插上耳機就聽了,誰聽歌還一邊聽一邊看MV。
再說,歌迷聽歌聽的是歌詞旋律和歌曲背後的故事,MV除非是特別應景,不然沒必要,有點吃力不討好。
宣傳渠道他更沒想過。
他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宣傳。
三天後,配完大人物角色音的林尋回到燕京。
上一次離開的時候春風料峭,乍寒還暖,再次回來已經烈日炎炎,驕陽似火。
在家半個月,林尋每天保持正常作息,早上九點出門錄歌,中午回來吃飯,下午兩點工作,六點下班。
他的錄歌速度,錄音棚裡的工作人員瞠目結舌。
幾天後,年輕小鮮肉發專輯時間到,第一時間在微博上通知粉絲。
&ny上線,希望大家多多支援,這次咱們的目標是打破林尋哥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下載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