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馬佳妮這樣的,都算是來得晚了的,已經搶不到評論區裡的沙發了。
不過來得晚也有來得晚的樂趣,最起碼有一大堆立場各異的評論可以看。
精彩的評論,諸如科普《大將軍》中各個人物的背景故事以及經歷,又或者是從動畫專業的角度,來評價首播兩集動畫的質量水準,都獲得了大量的點贊和網友的仰慕。
差一些的評論,諸如說不出什麼精彩的話,只能空洞的表示好看、追了,又或是對《大將軍》的細節部分或者個人覺得不到位的地方進行指摘的評論,則是很少有人理睬。
而其中最惡劣的當屬噴子。
有上來就直接開噴的那種,也有拐彎抹角陰陽怪氣的那種。
說華國動畫比不上隔壁,說角色配音聽起來膈應,說角色畫的難看,甚至還有說劇情抄襲,角色的原型是某個小人物的。
不出意外,這種一看就是不懷好意的評論下,聚集了大量的網友進行爭論,連馬佳妮都看不下去,選了幾個人格外惡劣的評論回敬了幾句,結果反過來被拉黑了,氣得整個人都在發抖。
心裡一種說不出的憋屈,恨不得把手機給砸了。
好在這類評論其實並不算多,一來是欄目組的官博有意識的在控制評論區走勢,二來是《大將軍》的質量確實過硬,他們根本找不到什麼噴點,基本上只能無中生有。
......
當然,除了評價動畫片的,自然也有人在評價歌曲。
到了此時,《精忠報國》那恐怖的傳唱度和殺傷力也終於體現了出來,幾乎所有人都一致欣賞這首氣魄豪邁的壯歌,只有極少部分人覺得《大英雄》更好聽,但也不否認《精忠報國》的優秀,只是認為《大英雄》在某些方面更出色而已。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主體發言評價歌曲的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像馬佳妮這樣,是因為在電視上聽到了歌曲,或者看到了動畫,被吸引住之後,第一次主動找過來的。
至於那些老早就開始關注的粉絲,他們則早就聽過很多遍了,誇也誇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對於這些新來的發表的驚為天人的評論,老粉絲們都是抱著一副過來人的態度,低調的點個贊,頂多再回復兩句“你很有眼光”之類的詞。
殊不知,老粉絲們這種不鹹不淡的態度,恰恰激發了新粉絲們的表現欲。
他們一個個的開始爭相給親朋好友發訊息,轉發各種推送,期待能在評論區裡遇見自己的熟人。
這些人,就是所謂的自來水了,馬佳妮也是其中的一員。
而且因為宣傳的作品質量足夠強硬,被自來水們拉過來的新來們,也很快就會成為新的粉絲,自來水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
慢慢的,相關話題區裡的自來水已經不少了,甚至在一些不相關的地方,也會有人進行討論。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熱度和流量,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動漫樂翻天》欄目組和《大將軍》,而作為主題曲和片尾曲的作者,楊北也得到了不少的惠及。
短短一夜之間,他的微博關注粉絲數,就從七百三十萬,暴漲到了八百一十萬,直接破了八百萬,而且還在不停的漲,只是速度已經慢下來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