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語道:“我把小橘放回去了。”
葉黎皺眉道:“可是我進小區的時候,沒看到那隻小橘貓啊。”
何思語問:“每隻橘貓都長得一樣,你能分辨出它們誰是誰?”
葉黎道:“小區裡只有幾隻小橘貓,而我踢傷那隻小橘貓是三個月以前,現在應該長成大橘貓了。”
何思語隨口道:“可能它長得慢,你沒認出來吧。”
葉黎覺得無論橘貓長得怎樣慢,三個月時間也足以長出一些明顯的變化,不太可能一成不變。
他把這個疑問放在心裡,沒再追問。
當晚何思語又買了幾個土豆,去租房的公用廚房開開心心做飯。
葉黎很想問她,為什麼總是買土豆。但他看她吃土豆時的恬靜與悠揚,便知道她肯定特別喜歡吃土豆。
晚上還是照常,何思語睡床上,葉黎打地鋪。
好在七月份的辭縣已經很熱,哪怕是晚上的氣溫也較高,葉黎打地鋪不至於著涼。
往後的一個月裡,葉黎和何思語形影不離,在小區和租房間兩點一線活動。
許晴給學生補課非常用心,並不因為學生沒給錢就不講,任何一個知識都講得尤為詳細。
葉黎混在優等生中間,沒幾天便原形畢露。但無論是許晴還是一起補習的其他同學,都沒有露出半點嫌棄之色,反而給他更多照顧。
一個人認真看一天書,可能沒有明顯的進步,但認真看一個月的書,必定發生較為明顯的蛻變。
看書和學習是一個道理,所以葉黎的變化很快,從最初簡單的主謂賓都分不清,到後面能熟練使用各種句式與標點符號,甚至背下了較為豐富的成語。
在許晴安排的小測試裡,他的作文有了極其顯著的提升,在七人中間,竟不是墊底的。
當然,他的進步也僅表現在語文上。
到了英語這裡,無論他怎樣發奮,也如同烏龜賽跑一般,久久不見成效。
葉黎對此並不灰心。
因為他確實在認真補習,認真背單詞,假以時日,總歸會有收穫。
而且在何思語家裡補習讓他感到由衷的快樂,如果可以的話,他甚至願意在這裡補習到高考來臨。
這當然是一時的遐想,不可能實現。
因為何晴不是他的義務教師,何思語家也不是他家,而且高考不是古代考科舉,語文好就能中狀元。
葉黎想到餘彤彤的話。
她叫他大方一點,請補習老師和一起補習的同學吃飯也沒關係,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這一個月的補習,使得葉黎對何晴以及其他同學有了親切的好感,願意奢侈一回,請他們吃一頓火鍋。
幾個同學都答應了,但何晴認為學生請老師吃飯不合適,而且她丈夫還在兀縣等她,便婉言拒絕了。
當晚,七個半大不小的學生在辭縣鬧市區較為出名的老火鍋店飽飽地吃了一頓,消費三百六,葉黎不覺絲毫肉痛,連講價的過程都免了,很爽快地結了賬。
柯丹琦覺得葉黎人還不錯,好心告訴他,一定要牢牢地盯著何思語。
她覺得何思語是金絲雀,而且不是籠中的金絲雀,她若要振翼高飛,他只有飛得更高才抓得住她。
葉黎錯愕,好半晌說不出話。
柯丹琦的言外之意非常很明顯,她早就知道葉黎和何思語的關係很不一般,她在鼓勵他,一定要努力才能抓住何思語。
葉黎一直以為沒人知道自己和何思語的事情,卻不曾想,他們偶然間的眉來眼去,早就被柯丹琦在內的其他同學發現了。
就是不知道何晴有沒有發現。
如果她也發現了兩人的異常,應該會竭力阻攔他們吧。畢竟何思語可是她的可愛侄女,不能隨隨便便和男生談戀愛。
飯後柯丹琦的父親開車來接她,她很友好地請其餘同學也上車,說她爸免費送他們回家。
一輛小車除駕駛人外,只能坐下四個人,不然是違法超載。
兩個男生和兩個女生上車了,還剩葉黎、何思語、以及另一名女生逗留在火鍋店門外。
女生揮揮手,嫣然道:“我家就在這條街,很近,走回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