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陽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樓小房計劃環環相扣,未來其他的助農平臺只有兩種選擇。
要麼拿著國家補貼打價格戰。
要麼成為其中一環。
一時間,阿狸的盒馬優選,拼刀刀的,刀刀買菜,興盛優選等社群團購平臺直呼狼來了。
香蕉助農也走進了大眾的視線,這個平臺是留守兒童守備基金會直屬助農平臺。
之前的留守兒童守備基金會也改名錦鯉籌。
他們只抽取極少的佣金以供養員工,盈利幾乎可以忽略。
隨著香蕉助農被挖掘,錦鯉籌旗下的扶貧慈善機構也浮出水面。
鄉村教師關愛平臺,鄉村留守兒童關愛平臺,還有敬老會正在籌辦,旨在為孤寡老人建立檔案,配合有關部門給與老人幫扶。
那一份份工資流水,都依據可查。
那一個個留守兒童臉上洋溢的微笑,令人不自覺的嘴角上揚。
江宏是自由撰稿人,他先是被藍莓遊戲和顫音聲勢浩大的助農計劃所吸引,隨著香蕉助農被好事的網友爆出來,江宏便開始仔細的查詢資料。
他一個朋友昌南縣教育局上班,詢問之下,才知道每個月的9號,香蕉公司都會把錢打到他們官方的賬戶上,然後讓他們代發愛心工資。
至今已有三個月,從最開始的三十人,到現在的四百人,給鄉村優秀教師真正的好處。
還有留守兒童建檔,也是透過他們然後去婦聯共同完成,每一分檔案都有跡可循。
現在的助農平臺,正在昌南縣蓮塘鎮白馬鄉樓家村試點。
是作秀,還是宣傳,他不知道。
但是香蕉公司絕對是一家有責任,有愛心的企業。
雖是自由撰稿人,但他卻實事求是。
比如新聞上宣傳的機器人,他實是不太信的。
那面板一看就是真人,他甚至在想,那些機器人會不會是人假扮的。
他要去實地搞清楚。
哪怕現在網路上都炸鍋了,他也還是相信眼見為實。
當天晚上,他就驅車來到了白馬鄉樓家村。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樓家村口停滿了轎車。
許多媒體記者長槍短炮的在這邊採訪。
臥槽,這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