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紙筆,借我用用!”
“我這裡有!”張蔓菁把提前準備好的紙筆拿出來,一人發了一份。
除了校級領導,還有財經系的正副主任,教師代表。
其他系的人就沒必要了,他們不是學這個的,也不會算。
唐青葙繼續道:“我查閱國內外的論文學術報告,沒有發現相似的公式,所以我猜這是樓同學獨創的公式!”
“暫擬樓式演算法!”
聽到這句話,眾人都是一愣,這話太大了,可不敢這麼說。
一個沒有經過驗證的演算法,就敢以姓名命名,太草率了。
樓小房不過一個本科大二學生,到現在為止連篇論文都沒有。
要說是他研究出來的演算法,誰會信?
唐青葙沒想到那麼多,她繼續講解樓小房的公式,“這個公式的邏輯是......我們只需要這麼帶入,然後......”
她研究了一晚上,越發覺得這個公式精妙,還嘗試著推演思維邏輯。
她精通資料分析,旁觸類通,很快就有了一點心得,運用起公式也更加的得心應手。
“現在你們可以開啟股票或者基金軟體,選擇前一天的資料來做計算,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
說完唐青葙在會議室繞圈,這是她上課的習慣,這樣能夠減輕內心的焦慮和緊張。
“不對,你這樣算錯了,應該這樣......”
那副校長愣了愣,不過經過唐青葙這麼一說,不懂得地方一下子就懂了,“謝謝!”
“嗯,好好算,最好是算十組資料作對比,這樣更直觀。”
唐青葙昨天藉助電腦,計算了三百組資料。
一百組資料是7.5:2.5,誤差率1%。
兩百組資料是7.35:2.65,誤差率1.1%。
三百組7.15:2.85,誤差率1.18%。
這樣的資料非常的誇張。
要知道國內上市公司目前也才三千五百家左右。
就算一千組資料之後,準確率跌出5,誤差率超過4%,也不能掩蓋公式的優秀!
她堅信樓小房那裡有整套邏輯思維和進階公式!
看著奮筆疾書的校領導,其他人都傻眼了!
不是訓誡大會嗎?
怎麼變成計算大會了?
劉志勇套用公式算了起來,越算越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