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這些對於姜山只不過是隨手起念,並不重要。
此時,在大夏和獸人中低烈度的戰爭中,在九州烽煙四起的大環境中。
第三輪的殿試終於開始展開。
這第三輪和前面兩輪的綜合測試不同。
每一科都只有兩道開放的大題,其主要框架由姜山制定,各位華夏人傑進行補充。
就如同後世的開放式作文一般,除了一個題目,剩下都可以自由發揮。
而這些考生來自九州各地,接受著截然不同的教育和思想,必然會出現天差地別的答案。
這對於稽核的考官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畢竟各種評分的主觀性還是相對較大的。
不過大夏人傑和這些考生沒有任何的裙帶關係,而且個個都是智慧超絕之人,所以公正性還是無需質疑的。
殿試的這一天,會場鑼鼓喧天,人山人海。
無數的人期待著科舉的結果,到底誰能取得這最後的魁首。
文科的考場之上,所有人的面前都擺著幾張雪白的宣紙,以及兩道有些刁鑽的題目。
“請闡述大夏制度和九州各國制度的優劣點,並提出自身的見解。”
“請說明,如果大夏想要統一九州,該如何做,又有什麼不足。”
所有的考生在看到這兩道題目後,都被這種極度強大的自信所震撼。
今天的題目毫無疑問會傳遍九州各國,而大夏之心也很快會變得路人皆知。
這種幾乎擺明的霸道和自信,很難不讓人生起一種震撼之感。
同時這些已經心屬於大夏計程車子,也很快在心中燃起一份豪情。
一個有夢想的文人,哪一個心中沒有做過輔佐一個國家稱霸九州的夢。
而現在就是一個將心中之夢徹底揮灑出來的最佳契機。
這些文人高度凝聚的精氣神,甚至在上方的虛空中凝聚出了一卷虛幻的書簡。
空氣中似乎都傳來了聖賢講道的聲音。
而坐鎮在旁邊的辛棄疾大手輕輕一揮,一股正氣便將考場籠罩。
隨後白濛濛的浩然正氣,開始向著下方所有士子的身上湧動。
但凡文思泉湧,心中無愧之人,只感覺身上格外的輕鬆,所有的才華開始不斷的向外噴湧。
而那些心中有愧或者想要左右張望的人,卻感覺自己的所有行為都變得無所遁形,顯得格外坐立不安。
在有些沉默的氛圍中,文科的考試在無聲之中顯示出了動人心魄的感覺。
而另一邊的武科就顯得喧鬧和狂放的多了。
淮野王城的西門之外,一望無邊的龐大營地坐落在哪裡。
而在它的外圍,十萬大軍匯成一股滔天大勢。
這就是這次武科的考核。
這座大營原本是姜山建設出來準備練兵使用的。
在獸人來襲後,便成了淮野王城大軍休整和排程的中心。
在不斷擴張和加強之後,這片連綿的營地斷斷續續之間,長寬將近有一百公里。
它和周圍的三座城池,五座營地構成了此次防守獸人的主要防線。
現在這道連綿且複雜的營地之中,被放進了五千名分散的狼人以及十名狼人法相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