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末年的大儒鄭玄,這是一個品格極高的大賢。
對比於當時的其他大儒,他顯得純粹的多。
既不像盧植這般兼修兵法,出將入相。
也不像建安七子那般放浪形骸,縱情山野。
甚至對於擔任官員,前往政治中心,都沒有太大的慾望。
他幾乎用自己的一生做到了為往聖繼絕學。
雖然說做不到為萬世開太平,但對於後世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極為淵源流長。
一生所教導的學生數之不盡,其中不乏有大賢之士。
這樣一位經學和教育大家,對於大夏當前教育體系的建設,幾乎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特別是大夏的中低層教育體系已經被建設了出來,但真正的大學卻沒有一個能夠壓得住局面的存在。
而且大夏雖然收集了眾多典籍,但華夏的思想和這方世界的思想,其實仍有諸多衝突和不融洽之處。
這些都需要一個大賢來進行梳理和重新構建。
鄭玄召喚出來之後,並無異象。
姜山只感覺這王城的大殿中,突然多出來一股深邃而悠遠的異香。
細細聞去,才發現這是書卷之氣。
看著眼前身姿挺拔,眼中出現智慧光芒的老人,姜山大步上前,隨後彎腰深深一躬。
“鄭公能來助我,實乃我大夏諸多學子的福氣。”
鄭玄和召喚出來的其他文臣武將不同,他和姜山其實並沒有嚴格的君臣關係。
所以對於這位極重禮節和道德的大賢,自然應該抱以最崇敬的敬意。
看著對面的姜山,鄭玄臉上卻露出了欣慰和激動的神色。
“君上不必如此,能參與到這人人如龍,書香遍地,惠及天下學子之事,實乃我之大幸。”
姜山所進行的義務教育,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且不說其中所要付出的恐怖人力物力,單單世家大族對於知識的絕對壟斷,就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
姜山能有如此大願,實在讓他心潮澎湃。
這樣的功業如果真的能夠在他手中完成,就是死也無憾了。
看著眼前神情激動的老人,姜山微笑著開始和他敘說自己即將構建的學府和各種教育方針。
正是有這樣的人傑和無數子民的愛戴,才讓姜山堅信自己一直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之上。
為了進行義務教育加科舉,他其實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不然現在的姜山,完全可以兵出燕趙兩國,開疆擴土。
只要他願意分享權利,絕大部分的氏族並不建議自己的國君由燕變為夏。
但可惜姜,山性格不但穩健而且霸道,霸道到連緩和的機會都不給,直接從根本上將氏族的特權全部取消。
鄭玄就是一柄絕世的利劍。
而且鄭玄除了可以改良大夏的教育以外,還啟用了一些學府類文明奇觀的建設條件。
縱橫交錯的奇觀大網悄然浮現,其中漂浮著種種或巍峨龐大,或堅毅不倒,或氣勢恢宏,或凜冽至極的奇觀。
姜山微微凝神,在其中那些亮起來的學府類奇觀中稍微篩選,很快確定了一個奇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