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制度其實更像是戰國時期秦朝的耕戰體系。
但大夏當前的生產力,卻比當時的大秦要強上不少。
唯一差的,可能就是沒有那麼多變態的人傑。
細數春秋戰國,僅秦國一國就至少有六名以上的絕世人傑。
其中還有幾位可以稱得上全史巔峰的存在。
不過,如果科舉進行順利的話,不久之後的大夏也將擁有屬於自己的絕世武將。
姜山一邊思考著未來大夏的走向,一邊在侍女的伺候下,洗去滿身的風塵。
這幾天東奔西走,加上武者旺盛的代謝,他的身上多了不少汙漬。
隨後,姜山才傳令接見了趕過來的沮授等人。
從他去蠻荒密林,到迴轉漢水盆地,一共奔波了十天的時間,時間已經到了九月二十號。
現在姜山最關心的,是大夏當前的情況以及九州各國的格局。
“見過君上。”
大夏留守淮野王城,管理軍隊整合的趙括和管理內政梳理的沮授,大步走上殿來。
“免禮,我隨大軍出征的這段時間,可有大事發生。”
姜山看著面前井井有條的諸多奏章,眼中帶著一絲笑意的問道。
不需要擔心手下叛亂的他,可以盡情放權。
而召喚出來的諸多大賢,又可以幫他將各個政務處理的極為完善。
以大夏目前的情況,除非是各國合力來攻,不然動搖不了國本。
不過目前淮野王城中只有沮授二人。
孫叔敖雖然是大夏的丞相,但他主要的工作還是在漢水盆地建造鄭國渠,並調節物資的運送。
兩座自然奇觀的晉升,使漢水盆地的重要性驟然上升,成為大夏真正的核心,所以必須有一個鎮得住的文臣在此地。
而高順這段時間,一直都在負責徵兵和訓練士卒。
他在練兵時會和士卒同食同寢,所以也不在淮野王城中。
下方,沮授率先走出。
“稟君上,各國使者已經盡數到來,十日後的稱公典禮,可以如期舉行。”
姜山聽到此話,靜靜的點了點頭。
自己稱公爵雖然也算是一件大事,但對於目前的大夏卻沒有太大的意義。
畢竟以大夏的實力,別說是稱公爵,即使是稱王都綽綽有餘。
而各國在知道這個訊息後雖然驚訝,但也紛紛派來使者。
這其中除了祝賀以外,還有窺探大夏虛實的意思在其中,畢竟此舉確實反常。
“正好到時候幼安和文遠他們可以趕回來,便讓他們帶著大軍做個閱兵典禮吧。”
姜山扶額沉思了一會兒後,說道。
現在的大夏和之前不同,佔盡地勢的自己不需要太過於強勢。
有十分肌肉亮出三分,就已經足夠震懾他人了。
而剛剛從前線下來,身上殘餘著大戰餘韻,同時修為全部在通脈期以上的十萬大軍,完全足夠了。
“諾。”
沮授點頭稱是,隨後繼續述說。
“淮野王城諸多驛站,酒店和科舉考場已經大略佈置完畢,各個監考人員也在篩選和考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