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大夏,只有一些相對重大的奏摺,會送與姜山進行審閱。
大部分的閒雜瑣事,由孫叔敖和毛玠等人便足以解決。
所以,姜山只能一邊批改奏摺,一邊焦急地等待著大軍經由兵部轉交而上來的戰報。
是的。
大夏的制度在多次商討之後,最終決定採用另類三公六部制。
之所以不用三省六部,是因為三省是帝王為了加強自己君權,分割相權而設定的。
但這樣一來,行政的效率和臃腫度也會因此而提升。
而對於姜山來說,所有召喚出來的文臣武將都足夠忠誠。
而一個足夠強大的丞相,反而能替姜山分擔絕大部分的壓力。
所以三公的權利不變。
丞相,為政府最高行政長官,下轄六部。
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此三位,姜山認為還沒有德行足以坐穩之人。
所以暫且由狄青,孫叔敖擔任太尉和丞相。
九卿因為職務劃分不明確,所以化為了界限更為明確的六部。
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毛玠為吏部尚書,劉晏為戶部尚書,田豫為禮部尚書,趙括為兵部尚書,孟達為刑部尚書,季單為工部尚書。
其餘諸多官員則分佈於各部之中。
地方為郡縣制,如今共有一郡,十四縣。
漢水盆地中共有九座縣城,以及一座郡城,漢水城。
同時還有負責外貿的伏牛城,負責工匠鍛造的鍛鐵城以及封閉漢水出口的田裕城。
除了這十三縣以外,函斷山脈北方新建了一座黑水城。
負責掌管大夏絕大部分的牛羊以及戰馬。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今的大夏在這種無比高效的制度面前,已經逐漸長成了一頭吞噬天下的巨獸。
即使是人口土地再增長十倍,在完善的制度下,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它們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