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必須要選的天賦。
姜山默默地下了一個決定後,定住自己激動的內心,看向了後面的天賦。
……
天賦:獨尊儒術(漢武帝)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君權極度強大,君主威望大幅度上升。
所有內政人員中,儒家學子天賦能力提高500%,非儒家學子天賦能力減少300%。
同時獲得百家歸儒效果。
每有一家強大學說的核心精華被儒家吸收,都會使此項增益提高100%到1000%。
……
天賦:開創科舉(隋文帝)
隋文帝建立了科舉,成為了今後一千三百多年最主流的選官制度。
領地內人才的培養速度提高300%,人才選拔效果提高300%,對於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大幅增加。
每年可以舉行一次科舉,透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全屬性加3到10點。
(絕世武將3點,一流武將5點,二流武將8點,其餘10點。)
同時根據選拔人才前三名的等級,隨機召喚三名相同等級的歷史武將。
(有可能招募到外國武將)
……
天賦:天可汗(唐太宗)
唐太宗打敗了北方的突厥,西面的吐谷渾、高昌國,攻滅薛延陀,將整個西域納入版圖。
說出了:“自古皆貴中華,輕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被西北各少數民族領袖共同尊其為“天可汗”。
唐太宗開放包容的胸襟和態度直接影響了大唐帝國在東亞甚至是世界上的地位。
所有異族的初始好感度增加50,異族對於本勢力的外交好感增加300%。
本勢力軍隊與異族進行作戰時,全屬性提高300%。
當好感度到達一定程度,或者使用武力強行征服時,可以選擇吞併此異族。
每吞併一個異族,可以使上述所有加成提高10%到1000%,同時根據其與自身的契合度,隨機獲得特殊屬性。
(當異族與自身契合度過低時,大機率出現負面屬性。)
……
天賦:左文右武(宋太祖)
宋太祖陳橋兵變後畏懼手握重兵的大將,所以用杯酒釋兵權收回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