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階,見過公子。”
大步走出的毛玠,對著姜山僅僅是微微拱手作揖,一股卓而不群的風骨和儒雅,便撲面而來。
“孝先的到來,實在是讓我望眼欲穿啊!”
姜山心中的驚喜自不必多言,總算沒像他所擔心的那般,連續召出三個武將。
而且毛玠一來這內政的人員就有了,接下來的自己可以稍微卸下一些擔子。
外面寒風吹拂,姜山並未多說,而是將毛玠請回了書房。
毛玠前世在曹操的麾下便頗有謀略,第一個提出了奉天子以討不臣的大戰略目標。
後面整頓吏制,招收人才,讓曹操的麾下一掃之前的奢靡,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大才。
如果不是曹操多疑,讓毛玠因言獲罪,或許他還能綻放出更大的光彩。
但今世,這些文臣武將被召喚出來之後,忠誠完全不需要懷疑。
而姜山自認為也是一個頗有容人之量的人,對於這樣一個大才,他自然會人盡其才。
反正今天晚上他也睡不著,不如就與毛玠徹夜暢談,抵足而眠。
毛玠看到面前心思有些不定的姜山,輕輕捋了捋自己下頜處的那一小撮山羊鬍勸慰道。
“公子不用擔心,孟達此人才能不低,再加上有朱武在旁邊輔助。
料想此次,即使不能大破敵軍,也可全身而退。”
他也算略通軍事,對於孟達二人的戰況,倒是頗為看好。
“但願如此吧,孝先既然到來,我便欲將山寨的統籌交於你。”
姜山知道此時多想也是無益,於是一轉話鋒,開始聊起了自己想要準備進行的教育,與後面可能開展的科舉制。
如果被山寨裡的其他人,知道姜山有這樣的念頭,恐怕都得嚇一大跳。
而九州之內的氏族,如果知道了姜山準備將那些無比神聖的知識傳授給平民。
怕是也要口誅筆伐,將姜山貶低為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
但毛玠聽到姜山的想法和科舉制的種種先進之處後,卻露出了一副思索的表情。
甚至到後來聽到那人人如龍,遍地盡是讀書人的盛況後,更流露出了一副嚮往之情。
這般古之聖人都沒有的大願,讓即將參與其中的他,油然生出了一分豪情。
在聽完姜山所有的想法後,毛玠沉思了良久,才終於緩緩開口道。
“公子所為乃是聖人之行,但卻不可操之過急。
我認為應該循序漸進,目前的人才儲備和根基,確實不足以全面推行教育。
當先以察舉制下吸納人才,人盡其用,待政務通明且根基已定後,再發招賢令廣納天下英才。
到時候,公子便會形成一個求賢若渴,唯才是舉的形象。
而另一方面則廣開學院,招適齡幼童入學,以公子所說的方法進行義務教育。
待到公子封邦建國,足以壓住氏族反撲之時。
造紙,立雕版印刷,推全面教育,建科舉,如此水到渠成。”
毛玠的一番話說的姜山豁然開朗,但低頭沉思了一會兒後,卻忍不住問道。
“我也知道時機不成熟,但改革一定是弱小的時候最容易。
如果現在不立下根基,等到後面阻力過大,無法推行又該如何?”
“公子立郡縣制,土地不分封與氏族,大部分的氏族人才便無法為您所用。
若仍然執著於科舉制,怕是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無可用之人。
反倒是廣開門路,招賢納諫,而將義務教育與科舉暗藏,良才便可盡入甕中。
到時公子可用其才,也可用其德,再選志同道合的大才進行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