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的孩子沒有什麼太多的娛樂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苦中作樂來消耗他們身體裡面的能量。
除了這種遊戲之外,再多一些的遊戲就是抓人或者是藏貓貓。
抓人的遊戲基本上就是三個字。
幾個人一起玩的時候,用手心手背來決定輸贏,輸的人要抓那些贏了的人。
當輸的人想要抓到那些四下裡跑開的人的時候,他們只要隨意地說出來三個字,然後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抓人的人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然後他只能去抓另外的人。
這個期間,其他在外面跑動著的孩子,則會趁著他去抓其他的人的時候,到那邊去解救說出來三個字的人。
這樣的幾種遊戲是七十年代出生人最常玩的遊戲,要不然的話,就是一大群孩子湊到一起彈溜溜或者是打紙板東北這邊叫扇p的遊戲。
打紙板的遊戲很簡單,用的東西更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
這種東西是用紙摺疊的,成品有正反兩面,是正方形。
規則很簡單,雙方先猜拳,輸者先把自己的紙包正面朝上置於地,另一人用自己的紙包往上摔,可以摔到任何地方,對手的紙包上或旁邊,目的就是把它弄翻個兒,即為贏。
疊紙包用的紙最好是比較重又不厚的,比如牛皮紙或雜誌封面,其他如報紙等疊的紙包總是輕飄飄的,如果要重,就要用很多層,疊出來像個包子一樣的難看。
撕下兩頁書,分別對摺成長方形,架成十字,將四端折成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依次疊壓踏實,就成了一個紙板兒。
而進入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透過這個遊戲還衍生了扇撲克條和彈皮塞子的遊戲。
扇撲克條的遊戲,前文給大家講述過遊戲的規則之類的,這裡不重複介紹了。
彈皮塞子的遊戲呢!在八五年的時候,東北特別流行。
什麼叫做皮塞子呢?那就是八十年代的時候,啤酒**蓋上面用一層皮塞子壓到裡面,防止啤酒漏氣的一種膠皮類的墊片。
把啤酒**蓋當中的這個圓形的塞子拿出來,就是一個很好的玩具。
幾個人或者是兩三個人湊在一起,站到規定的一條線外,用拇指和食指向外面彈出去,落到地上以後,另外的人則用他手中的皮塞子向那個皮塞子的方向去彈。
只要是皮塞子碰到皮塞子,或者是皮塞子壓到對方皮塞子的一個邊角上,那麼就算贏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