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處理完公司的事情以後,和母親王雅清以及王波陪著太姥何淑清到達廣州,直接住到了四太姥的家中。
因為四太姥爺病危的原因,王雅清並沒有讓李忠信到香港和甚至那邊去,而是讓李忠信陪在了她和何淑清的身邊。
期間,李忠信只是在廣州這邊轉了轉,去了一次夢寐以求的美食地順德。
李忠信在廣州的時候看到,人山人海的東山百貨大樓、商品琳琅滿目的友誼商店和繁華的外貿中心,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改革的春風讓這座古老的城市煥發商機。
可以這樣說,八十年代的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無論從穿衣吃飯,還是其他各個方面,都能夠感覺出來這個地區和內地之間的不同。
從改革開放開始,廣州就走在了中國所有城市的前列,可以這樣說,這個時間段,最開放的地區,廣州絕對排在第一的位置。
廣東的省會廣州這個城市,對內地人來說都有著一點神秘色彩,李忠信也不例外,這次到了廣州,他才真正地感覺到,廣州的發展迅猛異常。
廣州的八十年代正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不過呢!卻已經有了新時代開始了的氣息。
從繁華街道上的小汽車,一直到百貨商場當中各式各樣的琳琅滿目的商品,無一不說明了廣州這座城市正煥發著陣陣生機。
八十年代的廣州也是一座處處綠樹成蔭的城市。那個時候的東風西路、人民北路都是如此的寬敞整潔,處處綠樹成蔭。
這個時候,內陸的城市還沒有開始綠化工程,很多方面,比廣州都要差上很多,大多數的城市還沉浸在之前那種停滯的模式當中。
後世雖然李忠信到過幾次廣州,但是,在廣州停留的時間都不長,甚至是順德那邊都沒有去過。
後世在看過走進順德的那個美食節目以後,李忠信心中一直有著一種無法釋懷的遺憾,他覺得,後世的那些時間都白活了,居然連順德那邊都沒有去過。
當他有想在中國好好走一走,順便嚐嚐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的時候,他就重生了。
這次到廣東這邊,李忠信準備去嘗試一下傳說中的順德美食。
李忠信和王波兩個人租了一臺計程車,直接到了順德那邊,不為其他,只為順德美食。
順德美食歷史悠久,俗話說吃在廣東,廚出鳳城。
順德的名廚在中國甚至世界上都頗有名氣,順德小吃來自民間,植根於千家萬戶、大街小巷,是千百年來順德人智慧的結晶,它與順德菜互相依存,共同發展,是順德飲食文化的奇葩。
順德的風味小吃種類繁多,簡樸純正,原汁原味,不摻假,不取巧,全憑店主的良心、誠信與德行,全憑祖訓和家傳絕技以及紮實的基本功,歷來以質段味佳、價廉物美取勝,贏得了大眾的口碑和食家的讚譽。如清香潤滑的雙皮奶、香脆可口的蹦砂、清甜爽滑的倫教糕、鬆脆甘香的煎堆等。
提起廣東,那麼,就會想到煲仔飯,美食節目當中,沒少提及順德這邊出名的煲仔飯,李忠信一到順德那邊,都有了一種迫不及待的感覺了。
尋味順德當中講述的煲仔飯,李忠信記得很清楚,貌似叫做什麼牛展煲仔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