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我愛發明的系列叢書,是從國人各個小的發明創造開始寫起的。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
木匠祖師爺是魯班,因為發現野草上鋸齒形狀的東西而發明出來了鋸子。
到了現代的時候,鋸子不斷地發展改善,從之前兩個人合作拉的鋸子開始,一直到現在那種最為簡單的手工鋸,能夠鋸斷鋼鐵的鐵鋸。
鐵鋸介紹完之後,介紹的是電動鋸子。
國家在迅速的發展,先進的科技不斷在進步,以前大部分東西都是用木頭來完成的,隨著國家不斷地進步,開始出現了車床等一些先進的工具。
機床等工具的產生,形成了一種劃時代的變革,開始了第二次的工業革命,之前木製的物品,逐漸被鋼鐵製品所替代。
早些年的時候,生產出來的鋸子只能夠鋸斷木頭,如果用來鋸鐵,那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透過時代的變遷,電動鋸子和能夠鋸斷鋼鐵的鋸子出現了。
鋸子的事情介紹完,話題一轉,直接介紹鋸條,
鋸條的材料成分主要是碳鋼和合金鋼。
碳鋼中含有鐵(Fe),碳(C)、矽(Si)、錳(Mn),硫(S)、磷(P)等元素,其中碳是決定鋼效能最重要的元素。
含碳量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隨著增加,韌性下降,但是含碳量增加太多,反而強度降低。矽和錳是作為鍊鋼時的脫氧劑而帶入的,稱為“常存元素……
矽能提高鋼的硬度和強度,但降低鋼的韌性,錳會使銅的硬度提高,顆粒組織增大,熱處理時易開裂。硫和磷是山鍊鋼原料中帶入的,稱為“雜質元素”。雜質元素的存在會使鋼變呢,故應嚴洛控制。
合金鋼是在綱內加入適量的合金元素,這些合金元素有:鉻(Cr)、鎳(Ni)、鎢(),釩(V)、鑽(Co)、鉬(Mo)等。
銘可以增加鋼的硬度和耐磨性,鎳主要增加鋼的韌性和彈性,但降低了硬度;鎢可以增加鋼的硬度,但降低鋼的韌性;釩可以增加綱的強度、硬度、彈性和韌性,鑽可以提高鋼的韌性和耐磨性;鉬在不降低綱的韌性條件下,提高硬度。
第一本我愛發明的系列叢書,從最開始的魯班發明鋸子開始,一步一步引出來發明的重要性,講述最為樸實的發明。
從一個很低端的佈局開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看下去的慾望。
然後在書的末尾和其他忠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當中做出來廣告,歡迎有喜歡發明的人進行投稿,一經採納,忠信出版社則會給予一等獎一千元錢的獎勵。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中國在古代時候有了四大發明,也正是因為中國的四大發明,極大地推進了社會發展的程序。
中國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搞發明創造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能夠創造全新東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