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八四年的時候,黑省這邊的農民在糧食方面取得了豐收,城鎮裡面的人,更是因為國家經濟走暖,手中都開始有了一些錢。
忠信公司的員工或者是員工家屬們,他們只要拿著東西到下面的鄉村和城鎮去進行售賣,只要敢做這個事情,絕對能賺到錢。
忠信公司的魚罐頭是一項銷售最快,而且最為賺錢的物品,其他物品比如文化用品和日常用的小東西,那都是賺錢的好東西。
家家戶戶這個時候都需要用到火柴了,柴米油鹽了,這些東西都是家家戶戶的必須品。
這些賣貨的人走進村屯和小城鎮,售賣的貨物甚至要比當地的商店賣的還要便宜,而且東西能夠保證質量,那麼,他們根本就沒有理由不購買。
學生用的文具,那更是家家戶戶都需要購買一些的,鉛筆和小本子,這些東西都是學生開學以後需要用得到的,平日裡他們在城鎮當中購買,也熟知這些物品的價格。
到城鎮那邊去購買,還需要路費等一些東西,現今這些東西送到了家裡,而且比城鎮的賣價還便宜,那麼,他們絕對會選擇購買這些從忠信食雜連鎖超市方面流出來的物品。
江城周邊的城鎮,對於忠信食雜連鎖超市有著足夠的信任,因為他們清楚,忠信食雜連鎖超市,那是一家有良心的商家,從來就沒有做過坑人害人的事情,只要是從這個地方出來的貨物,那都是貨真價實價格低廉的好東西。
他們在很早以前就期盼著忠信食雜連鎖超市,能夠開到他們所居住的村鎮上,一旦這樣的超市開起來,那麼,他們就能夠享受到和城裡人一樣購買便宜貨物的優惠和便利了。
他們到江城那邊購物的話,路程太過遙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路費方面也制約了他們的出行,來回一趟的路費不便宜,可以說是佔到了大頭,沒有實在有必要的事情,他們是不會輕易選擇坐車進城的。
忠信食雜超市在周邊擴建困難,也是有著很大原因的,一些鄉鎮當中都只有那麼一兩家的供銷社。
這些供銷社都是鄉鎮辦的國營商店,忠信食雜連鎖超市想要進入,不光是鄉鎮當中的領導不會同意,就是那些供銷社都會對他們使絆子。
按照趙福天的想法,只要忠信食雜連鎖超市能夠給予那些鄉鎮領導一定的好處,那麼,忠信食雜超市入駐並不成問題,可是,李忠信卻堅持不走這樣的一條路。
很多時候,領導幹部就是因為這些事情被腐蝕掉的,而且,忠信公司如果這樣做的話,也會隨之承擔巨大的風險。
一旦要是有個風吹草動,或者是有一個什麼浪頭,就容易一下子把忠信公司拍在沙灘上。
這個時候,忠信食雜連鎖超市的羽翼還不夠豐滿,而且群眾的呼聲還不夠大,等時機成熟以後,忠信食雜連鎖超市自然會開遍江城周邊的所有鄉鎮。
李忠信對於讓手底下沒有活做的員工,以及員工家屬到下面走家串戶地賣貨,他還有著自己的一種算盤。
他一直十分清楚,很多時候,機會就在眼前,可是人們沒有這種思維,沒有經商的膽量,更沒有那種我就想要做買賣賺錢的那種魄力。
忠信公司給予員工家屬如此優厚的條件,他希望忠信公司的員工或者家屬能夠抓住這樣的一個機遇,在過年之前大大地賺上一筆錢。
如果這些人抓不住這個機會,不想賺這個錢,那他也是沒有辦法了。
八十年代和後世不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只要是你有東西賣,只要你敢做生意去賺取差價,只要敢於吃苦,沒有賺不到錢的。
後世的千萬富翁,億萬富翁,大多數都是透過在八十年代淘到了第一桶金才能夠逐漸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