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最為清楚,中國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最不受到重視的人就是這些工程師和高階技術人員。
李忠信清楚地記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的以及九十年代初的中國,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的收入,曾遠遠低於體力勞動者。
當時有一句順口溜: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說的就是這種“腦體倒掛”的情況。
八十年代中後期,曾經有位副教授說,他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大學畢業留校每月掙九十元錢,二兒子高中畢業進工廠每月有一百多元,小女兒初中文化程度,在飯店當服務員每月拿二百多元。
那個時候,大多數城市都差不多,年人均工資,建築業最高,接下來是公用服務業,商業,金融業,工業,科研,交通,機關文教。
透過這樣的一個資料,就能夠感覺到那個時代科研人員有多麼的無奈。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國家在那個時候對於科研人員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連一線工人的工資都比不上,這些科研人員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在九十年代紛紛下海到的南方,才有了深圳速度和南方的快速發展。
李忠信對於這種情形十分清楚,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原因,他準備在江城那邊建設全國最大的科研基地。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也非一日之功,想要改變這樣的一個現狀,是需要很長時間去努力的一件事情。
鋼鐵方面的科研人員,李忠信自然瞄準了齊市那邊的北滿特鋼的研究基地。
而牡市那邊,李忠信則把目光盯到了輪胎橡膠方面。
這個時候,牡市的輪胎橡膠是黑省的龍頭,李忠信做過一番調查研究,他知道,很早便在a股上市的樺林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就在牡市。
這個公司的前身樺林橡膠廠始建於1938年。是1950年從瀋陽遷至牡丹江,為國營第一橡膠廠,後改為樺林橡膠廠。
李忠信一直覺得,想要生產汽車,輪胎也是關鍵的核心問題。忠信公司必須要搞全部的生產線,輪胎也是需要他們自己生產出來的,輪胎的水平和車的水平有著極大的關係,如果汽車的輪胎質量不行,對於汽車的影響那會是相當巨大的。
基於這樣的一個原因,李忠信和牡市那邊的市長譚福生談起來忠信食雜超市入駐牡市的時候,把想要介入樺林輪胎的想法說了出來。
李忠信心中清楚,八三年的時候,改革開放的步子邁得還很小,像大型的國企,那都是老大哥級別的企業,想要介入進去,難於上青天。
不過呢!和之前同齊市林逸之說的那個收購北滿特鋼的想法差不多,現在可能沒有讓他收購的可能,但是,卻埋下今後收購這樣公司的種子。
李忠信坦言,現在已經八三年十月份了,忠信食雜超市如果要在八三年進駐兩個城市,都只能是中型的小超市,每個城市在八四年過年之前,無非也就能夠介入一箇中型的食雜連鎖超市。
忠信公司會用最快的速度在齊市和牡市車站附近蓋好大型的商場,一旦商場建成,忠信食雜超市的大型商場就會隆重入駐。
黑省當中哈齊牡佳四大城市,向來都是連理同枝,忠信公司絕對不會厚此薄彼,貨物的價格方面,全省統一。
和齊市以及牡市的市領導們經過了一系列的討論,在熱烈的討論中,李忠信他們最終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
其中包括齊市牡市兩個城市工廠當中生產出來貨物的銷售,齊市和牡市的市長回到各自的城市之後,將會對他們所在城市的一系列工廠進行調研。
特別是輕工局下屬的虧損企業,哪家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在這個時候出現了大量的積壓而賣不出去,可以派廠子當中的領導,到忠信食雜連鎖超市黑省的總部找趙福天談,看看能不能把這些貨物,透過忠信食雜連鎖超市的渠道賣出去。
到八四年過年之前,如果齊市和牡市需要從江城調配一些大棚蔬菜的話,他這邊會想辦法幫助他們調配一些過去。
齊市和牡市如果需要日元外匯的話,他這邊也能夠想辦法幫助他們搞到一些。
而且李忠信還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們,如果想要從日本進口一些不違禁的東西,忠信公司這邊也能夠幫助他們和日方的企業搭橋,讓他們輕鬆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齊市和牡市有高品質的野生山貨,或者有大量的稀罕物品,這些都可以和忠信公司進行合作,這些東西,只要品質好,忠信公司會照單全收。
建築材料方面,忠信公司需求量十分大,特別是在八四年的時候,李忠信要在江城大搞建設,需要的物資相當多,忠信公司希望和齊市的水泥製品廠等一些大廠子,簽署一些大型的合作協議。
李忠信心中有一種想法,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下到地下的水泥管道,在八十年代的時候,直徑一般也就是在半米左右,好一些的主管道,直徑也就在一米,最大直徑沒有超過一米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