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加入,李易立刻讓他和吳瓊聯絡遠在幽州的子貢。
既定戰略發生變化,就很有必要讓出使在外的端木賜知道,從而按照趙略需求去尋找‘盟友’。
等吳瓊他們對接完,李易才例行公事般問道:“子貢那邊怎麼看?”
吳瓊笑嘻嘻說道:“少寨主,端木賜和柳下惠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和使團聯絡的時候,他們剛拜訪完契丹部族的耶律阿保機,下一步正要去遊說匈奴單于於夫羅。”
李易挑眉:“鮮卑、女真、契丹、匈奴,看來幽州地界很是熱鬧啊。”
吳瓊補充道:“不止是熱鬧,使團那邊傳回的訊息說,就在昨日幽州自遼西、燕郡一帶向西至上谷、范陽陸續爆發蝗災。雖說並非太嚴重,但現在正好是秋收時節,按子貢先生的估算,若無大批糧草救濟,幽州今年入冬後會有很多人喪命於飢寒交迫。”
“這倒是個機會。”李易摸了摸下巴,覺得可以想辦法搞一下。
讓契丹、匈奴在背後插刀子,自己再出山威逼涿郡。
這一仗倒不是要打下一塊太行山外的地盤,而是可以多搶一些山裡缺少的人才。然後再看幽州哪一把好使,就將涿郡先交給對方。
俗稱,找個看門狗。
不過這些都還只是李易腦海中的設想,未必能付之行動。眼下他要做的,還是繼續巡視勢力領地。
從水寨出來,沿著西北山道離開。
李易又用了快半個月,才抵達方敏的飛鶴村。
別看半個月時間不長,但整個太行山的變化卻是很大。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如今黑山賊勢力下的村寨數量已經逼近百座。其中超出一半,都是這段時間聞風而降的玩家領地。
其次,李易之前安排的屯田也初見成果,雖然冬小麥還沒播種,但田地已經順利開墾出不少。可以預見明年太行山只要不爆發大災,糧食這方面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除此之外,李易特別關注的滹沱河大橋已經完工,建成當天席坤麾下的幾位參與建造大橋的匠師便齊齊晉升為大匠,再差一步就能進行宗師轉職。
而在白馬寨,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城池基建基本完成,只是因為還沒升級領地,所以現在依舊頂著個‘村子’的名頭,可事實上尋常郡治也就和白馬寨差不多熱鬧。
但基建完成並非白馬寨發展的全部,因為有李易提供的軍事圖紙,四輪弩炮也造出了兩架。
李易因為沒空回去,只能透過吳瓊和領地聯絡,然後再聽小丫頭口述。
按照吳瓊的介紹,四輪弩炮長寬都有一丈,再加上兩丈長的炮臂,重量超出萬斤。但是因為底座機擴巧妙,又有四個大車輪,所以只需要三匹鮮卑戰馬就能很順利的拉動。
當然這指的是平地,若是要上坡,沒有十幾人一同推聳根本別想往山上去。
重量如此可觀的弩炮,威力也是沒讓人失望。
一次性可以投擲百斤重的石塊、木墩,最遠的攻擊距離有六百米,最近攻擊距離是一百米,在這個範圍內破壞力驚人。
除了投擲石塊以外,炮車上的床弩搭配上拳頭粗細的長箭,最多可以做到五箭齊發,攻擊範圍要比拋石更遠,攻擊的穿透性也更強,哪怕是房屋一般厚的石板也能一擊即碎。
這等攻城利器面世,李易對出兵幽州就更有把握了。
論野戰,他麾下飛虎軍勢力雄厚裝備精良。
論攻城,十幾二十架弩炮一字排開沒人能擋。
打起仗來飛龍騎臉,就問還怎麼輸?
戰爭實力方面的提升十分顯著,生活特產的研究進度也沒落下。經過半個月時間的專業家禽養殖,白馬寨第一隻靈雉誕生了。
這也意味著白馬寨除了箭豪豬以外,又多了一種富有靈氣的家養物種。
相比之下九瓣玉蓮的培植程序就緩慢了不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白馬寨沒有一位真正非常懂得養花的花農。
好在這一點並不影響白馬寨做好了晉升鄉鎮領地的準備,特產需要完全達標,就連領地威望也在端木賜成功遊說契丹、匈奴族後猛地上竄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