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曷缽和阿史那洪判明的情況以後,他們緊急釋出命令,全軍立刻整隊,向攔路的吐蕃人發動進攻,力爭儘快突破他們的阻攔,防止被吐蕃人包圍。
士兵們此時飯正吃到一半,立刻倒掉已經盛好的飯菜,不再繼續進食。其實,他們再有半分鐘,就能夠吃得很飽,但是他們寧可半飽。
古代作戰全憑體力,作戰之前是不能吃的太飽的。否則的話,會影響戰鬥力的發揮。
諾曷缽和阿史那洪來到部隊的前面一看,發現攔路的吐蕃人,已經開始列陣,他們並沒有向唐軍發動進攻,擺明了只是要擋住唐軍的去路。
諾曷缽留下暫編騎兵第22師的一個團斷後,阿史那洪集中騎兵主力,準備進攻。諾曷缽率領步兵隨後跟進。
為了節省時間,阿史那洪看到騎兵主力基本到位了,就下令發動進攻。
他陌刀一舉,喊道:“進攻!”隨即一馬當先衝了上去,兩萬多唐軍鐵騎緊隨其後。
吐蕃人沒有衝鋒迎敵,而是準備了弓弩,靜靜的等候唐軍的到來。
300步、200步、150步,吐蕃人射出了第一排箭雨。
數千只箭矢呼嘯著飛來,唐軍有不少的騎兵倒地,但是並不影響大隊騎兵的進攻速度。
這時第二排箭雨又到了,這次距離太近了,說來也巧,一支箭正中阿史那洪的馬眼,戰馬一驚,將阿史那洪摔下馬去,頭盔正好撞擊在一塊石頭上,頓時將他撞昏了過去。
此時,唐軍新式編制的優點就顯示出來了。唐軍官兵們並沒有因為主帥的狀況受到影響,他們在各自直屬的長官率領下,繼續勇猛的向前攻擊。
唐軍的先鋒,猛烈的撞擊上了吐蕃人的軍陣,吐蕃人的陣型立刻凹陷了進去。吐蕃人頑強抵抗,阻止住了唐軍的衝擊,接著雙方就陷入了混戰。
吐蕃人的騎兵,有大約兩萬人,雖然略少於唐軍,但是他們卻是吐蕃人的精銳部隊,雙方實力基本相當,一時很難分出勝負。
諾曷缽率領步兵迅速前進,去支援騎兵作戰。此時,雙方的騎兵交織在一起,如果唐軍的步兵能夠趕到,必然能夠迅速的改變戰局。
就在這時,四面八方都出現了吐蕃人的騎兵,從裝束上看,有正規軍、地方武裝、還有大量的民間武裝。他們呼嘯著撲向唐軍。
諾曷缽十分鬱悶。這些雜七雜八的武裝,雖然戰鬥力不強,但是唐軍也必須分散精力,去應付他們。唐軍的步兵被迫列陣,反擊這些吐蕃騎兵。
唐軍訓練有素,他們用弓箭一次次的阻止了吐蕃騎兵的騷擾。然而,他們卻被牽制住,無法去支援唐軍的騎兵。
這時,不斷有吐蕃騎兵趕來,人數越來越多。
諾曷缽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一旦吐蕃主力部隊趕到,唐軍必然會陷於重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諾曷缽下令留下少量的步兵,和周圍的吐蕃騎兵糾纏,他率領主力趕向前面的主戰場,力爭迅速打通前往大唐邊境的道路。
看到唐軍陣型移動,吐蕃人更加瘋狂的撲了上來。
諾曷缽顧不了那麼許多了,指揮著步兵主力跑步前進。
此時,諾曷缽並不是十分擔憂,因為他早已經通知了騎兵第2師趕來增援,算算時間也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