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使團走出了大殿,卻將巨大的壓力留給了大唐君臣。
太子李承乾有話要說,蜀王李恪、魏王李泰有話要說,很多大臣都有話要說,可是,唐太宗李世民說道:“今天朕有些累了,改日再議吧。”
大臣們面面相覷:大家年過得好好的,皇上召開臨時朝會,讓大家加班來了。結果,任由番邦使臣囂張了一陣子,朝會就散了,這叫什麼事情?
李世民站起來要走,大臣們一齊說道:”恭送皇上。”
正在這時,魏徵說道:“皇上,請等一等,臣有話要說。”
李世民擺擺手,不理他,直接走了。
皇上走後,太子李承乾說道:“列位臣工,和親之事暫緩,具體安排等候通知。”說完,他也走了。
大臣們議論紛紛,邊走邊說,邊說邊走。很快都消失不見了。
走在最後的是魏徵,他站在空無一人的大殿上,怔楞了片刻,搖搖頭,也走了。
太監們看到大臣們走了,就開始打掃衛生了。
初五過去了,初六也沒有動靜。和親是原定在初六的,此時卻悄無聲息了,各國使團也沒有離開長安。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的猜忌。一時間,各種流言蜚語充斥著長安城。
各國使團在朝堂上發難的訊息,引起了大唐臣民的憂慮,甚至是恐慌。武德九年(626年,草原民族曾經兵臨長安城,大唐險些被迫遷都洛陽。
人們擔心,這次草原民族得到了這麼多國家的支援,會再次重演鐵騎兵臨長安城的一幕。
大臣們也是議論紛紛,關係不錯的,或者是隸屬於某位皇子的,私下裡開始商議薛延陀可汗夷男提出的條件,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支援和親的,他們想好了理由,準備在初八正式上班後進諫。
初七,仍然沒有任何關於和親的訊息。長安城十分平靜。
可是,細心的人們卻發現,長安城裡的番邦人士,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來自草原民族的人。
這幾天,鴻臚寺(外交部少卿唐菲,是長安城最幸福的人之一了。原本他這個職位,是個油水不大的清水衙門。可是,這幾天給他送禮的人,卻排成了長隊。
幾乎所有的外國使團都給他送禮,還有很多來自草原的部族,也都給他送禮,而且禮物都很重,收得他手都軟了,心裡也害怕了。
所有給他送禮的人,都是一個目的,請他給引薦,想單獨求見皇上。
唐菲心裡真是害怕,他就求見老長官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告訴他,儘管收禮,答應送禮人的要求,長孫無忌替他們安排見皇上。
唐太宗李世民這幾天也很忙碌,他不停地接見外邦使臣。皇宮門口外籍人士川流不息。
康樂坊的教坊裡,最近隆重推出了一對兒姐妹花,以美豔清雅名動長安。
這姐妹兩個來自揚州,是一對雙胞胎,今年都是14歲。姐姐叫夏憐、妹妹叫夏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