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各地風俗世情不同,如此大的動作,哪怕人道朝廷不反對,民間也沒有這般人力物力!”
遊畢方看著發話的少華山神,容貌古樸,應是巨靈之屬,也就是化入神道的先天巫族,笑著分說。
“貧道有一策,足以打動人心。”
諸神瞧著洞天真君閉口不言,曉得他又在吊人胃口,趕緊催促。
遊畢方攤手道:“此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一個字:分田到戶!”
賀蘭山神調侃道:“真君殿下,那是四個字……”
話還沒說完,就被少華山主用凌厲的眼神壓下了。
遊畢方擺擺手,正色道:“不給馬兒吃飽,還想馬兒快跑!世上哪有這般兩全其美的辦法!興修水利,沿河兩岸的薄田也能成水田,得灌溉之利。分田到戶,利益動人心,哪怕不給工錢,還是有大把惹你自帶乾糧。信不信?”
諸神都是耳聰目明之輩,稍微點破其中關鍵,立即通達明白過來。
“少華山主所言也有道理!西梁國魚糧、茶馬兩道,貧道經營已久,又有四海商會盤踞多年……貧道決定在此地親自操盤試演,積累經驗心得。”
說罷,遊畢方在地圖一角,畫了一個圈,囊括西梁國魚糧、茶馬兩道,尾指輕輕一勾,定下了月牙湖、呂梁河這兩處關鍵。
諸神的目光飄過去,發現月牙湖不過是一眼冷泉泉眼,呂梁河更是乾涸多年,不得不佩服洞天真君的勇氣和氣魄。
遊畢方笑道:“西梁國雨水不少,大多是白白流走。貧道有意以月牙泉為基,群山為堤壩,遷走方圓八百里二十七條村莊五萬餘百姓,一年以內蓄水盈滿,襄助龍子升格為龍君,不讓洞庭湖專美於前。”
洞庭龍君不以為然地笑了笑,暗道:“反正是我龍族得了便宜,且讓真君殿下過過嘴癮……龍子升格為君,方圓八百里大湖,不差!”
其它川林諸神看到龍神一族又有進益,不由得有些眼饞心熱,明明月牙湖還沒見到影子,洞天真君就將湖底龍宮的無數職位端出來當場拍賣,引來各地龍君爭搶,安排子侄輩去了。
至於呂梁河這條大河,不僅可以安排下不止一位正牌龍君,還有無數支流,四五十個水神大位,可以說一頭牽著呂州,一頭搭住西梁國兩道,自然成了諸神心頭好。
瞬息間,遊畢方聽見諸神傳音,忍不住皺眉道:“呂梁河事關重大,沿途可以開闢數十萬畝良田,貧道不敢擅專,唯有把醜話說在前面。此河正印水伯也好,鎮河龍神也罷,與民有功者據之。各地分支河流神位,也照此辦理!”
川林諸神聽罷,頓時熄了爭君的心思,龍神也是如此,估摸著各自都有壓箱底的大牌。
此次議事就此結束,遊畢方知道自己開了先河,保不準就有川林諸神按捺不住地跟進效仿,尤其是北方諸位受乾涸之苦的河伯水神,瞧著猴急的樣子,根本不會等到成熟豐富的經驗出來。
由此可見,利之所向,就連神祗也難以剋制。
興修水利,事關重大,魚糧道本是塞上江南,有足夠錢糧支撐,可是一旦動起手來,還是磕磕碰碰,畢竟牽涉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與原先設想不同,官方對此事的態度曖昧不清,畢竟弄出一個大湖而已,要大量動員遷走幾萬人,可以說千難萬阻不得星。
遊畢方乾脆將月牙湖暫時擱置了,透過四海商會籌集了大量鋤頭、藤筐、扁擔等工具,招呼一聲“分田到戶”,就吸引了數千失地農戶過來。
遊畢方自然不可能出面,主持此事的也是老相識了,小縣城的稅官黃華。
遊畢方對他曉以利害後,他就帶著一幫世代相傳的稅丁兄弟,擔負起組織排程等諸項事宜。
“先拿一條支流練練手!分田到戶後,取得民間信任,再來對付大河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