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四海商會的創始人家族,趙家上下沉浸在無盡的絕望和悲傷裡,被徹底排除出商會的日常經營裡。
遊畢方樂意與他們打交道,上演暴力奪產的戲碼,甚至戲耍趙家上下所有人等,不過是一重遮掩的煙幕。
畢竟,陳平倉火龍燒倉事件爆發,皇命欽差在事後第一時間封鎖並查驗現場,發現各倉存糧極少,哪怕沒有被大火波及到的幾座大倉,裡面也是顆粒具無,動了真怒!
他當場請了尚方寶劍出來,憑此向邊鎮三軍調動了二百九十七人,將舞陽城的諸位主官全部控制住,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交代陳平倉走水之事,包括“陰兵借糧”的來龍去脈以及歷年虧空等諸般事宜。
好傢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很快就有人在賬目面前受不住良心苛責,當場抖摟出大量內幕來,包括自己受陳平倉管庫孝敬的許多銀兩,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周圍的同僚都是如此。
“吃著碗裡的嫌不夠,還惦記著鍋裡的!陳平倉,那可是專供邊鎮三軍,年景歉收時賑濟災荒用的,你們也下得了手?”
此事牽連甚大,關係各方勢力,尤其是涉及到邊軍,哪怕欽差乃文官系統出身,也覺得壓不下去,只能將一份份淚跡斑斑,還帶著血水的口供,由精騎快馬送往京城。
魚糧道官場大地震,震中腹心之地舞陽城,更是大震、劇震,畢竟諸多上官都成了階下囚,實在是見所未見,無前例可尋。
可是,舞陽城乃至魚糧道不能空有官府衙門,一直懸在半空中瞎轉,欽差原本想從周邊縣府道調人過來支應過去,不過誰都知道這是一個苦差事,根本沒有人響應。
於是,欽差只能按照官位懸空,依次遞補的原則,先遴選出與陳平倉火燒一案,毫無牽連的官員,先頂上諸位主官的空缺。
可惜的是,沒有收過銀子的人就那麼幾個人,公學祭酒高玉良這個長期做冷板凳的閒人,第一時間進入皇命欽差的法眼,一步登天,成了舞陽城的首官。
稍後,老舉人公范進由於門生遍佈魚糧道左右,又是悠閒林下的宿儒,才學和品德過人,仕林風評也甚好,得到學生們的一致推舉後,哪怕遊畢方沒有出過一點力氣,前老丈人還是被破格提拔。
只是他聽從“賢婿”的建議,主動請纓擔任陳平倉總管一職,走馬上任後,立即召集人手,附近的父老鄉親,將火龍燒倉的糧庫都清理一遍。
好巧不巧的是,厚厚的焦土撇去後,有人發現了地底的老鼠洞,繼而從殘留的穀粒麥子中,得出“陰兵借糧”的真相。
沒過多久,陳平倉總管親自帶人掘土尋糧,果然在迷宮似的鼠巢裡,找回了幾百萬石糧食,儘管不到賬目總數的一成,卻也是一場來得正好的及時雨,保住了不少犯官的腦袋。
哪怕是皇命欽差得知訊息後,也是激動地一蹦三尺高,畢竟他不奉命下來巡糧,陳平倉也不會發生火龍燒倉之事,即便朝廷當下不怪罪,日後也會有人發難,借題發揮的。
此間事畢,高玉良什麼都沒做,就坐穩了舞陽城首官的大位,於是他越發信重新納進房裡的小妾,若不是礙於同姓,便是扶上正妻的位置,也是理所應當。
畢竟,高玉良的髮妻乃是尋常人家的婦人,只知道相夫教子,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如高小琴長袖善舞,會來事,會做人!
她僅僅出手用了一招,或者可以說權利上的一點小任性,將犯官的妻女家眷收攏在一起,妥善地照顧著,就博得了上上下下,裡裡外外的一致好評,也讓舞陽城裡緊繃的氣氛緩和了不少,即便是皇命欽差私下裡,也對此舉讚不絕口!
哪怕高小琴只是一介妾侍,卻在無形之中,成了舞陽城官眷圈子裡的扛把子,口碑更是絕佳,可謂是萬家生人,讚譽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