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桂還想在這方面稍微做做文章,雖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結為利往,因利而和者因利而散,但只要利在,便不會散,如此還能給榮國府、甚至他自己編織一個防護網。
這個防護網對於根本性的大事沒有,但是一些小事情足矣!
因此聞言李桂沉思了一下,說道:“不瞞伯父,想必伯父是知道的,小侄對此事早有想法,二月內或許不能湊夠二百萬兩銀子,但小侄認為弄些銀子還是可以做到的,如此,如果不夠伯父也可先交一部分,顯真誠之心,餘下可協調慢慢還就是。”
李桂雖然沒把話說滿,但卻讓賈政看到了希望,這時他也沒什麼法子了,因此嘆了口氣,說道:“事已至此,此事放手做就是。”
李桂聞言點了點頭,然後笑道:“只是還要請伯父上書將此事告知皇上。”
“上奏皇上?”
這種事在賈政想來屬於家事,完全沒有上奏的必要,因此聞言不禁愣了一愣。
而李桂聞言笑道:“大觀園為閒德妃探親所建,實乃皇上照顧骨肉親情人倫,皇上對臣下如此仁心,作為臣下怎可不感恩宣之,所以伯父才改建大觀園,以示皇上重孝之心,愛民、與民同樂之心,天地人倫之重。”
李桂這是把改進大觀園的目的改成為了宣揚泰寧帝仁孝之心,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大觀園本身就是因為泰寧帝的仁孝之心而建,泰寧帝因感天倫之樂、子女孝道不可因皇家體制而廢,故而允許眾妃省親,這才有了探春省親這事。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做好處多多,一是顧全了皇家與榮國府的面子——改建大觀園實際上是有傷榮國府與皇家的面子的,但這麼一說,就翻了個個兒!
另外一方面就是這樣做也能得到泰寧帝的支援,“孝”實際上是一種上下的秩序,而且是天生的秩序,歷來為歷代皇上所重視,這樣做肯定能得到泰寧帝的支援,有了泰寧帝的支援,就沒人來來敢找麻煩了,另外也就不存在什麼僭越之處了!
其實李桂現在已經知道大觀園雖為迎元春而建,但改建大觀園並無僭越之處,道理很簡單,這就像你裝修了房子迎接客人,但不能說所有權就成了客人的了,使用權也沒有了,不能動一動了。
但是僭越這種事情,李桂明白,歷史上因此定罪者多矣!
而賈政雖然迂腐,但畢竟在官場上混跡了多年,而且又覺得改建大觀園有傷顏面,因此聞言立刻明白了李桂這個說辭的妙處,連連稱讚道:“賢侄所言極是,賢侄所言極是,回頭我這就上書。”
“你這倒是快了!”李桂聞言心頭暗笑。
其實這種說辭他早就想好了,之所以以前沒對賈政說,是因為他太瞭解賈政了,如果沒有他承受不了的壓力,以他迂腐方正的性格,李桂敢肯定他懶的去做,也懶的寫這些阿諛之詞。
“伯父最好向皇上求張墨寶。”
“嗯……那求何字?”
“大觀園即可。”
……
“賢侄還有何需我之事?”
“只是人員上要調整。”
“此事你和探春去辦就是,呵呵,儘管去辦,無需回我。”
“是伯父。”
……
事情終於有了美目,賈政本來板著的臉放鬆了下來,而他畢竟不喜歡這些雜事,隨後便與李桂談論起了戶部的借銀名單……
王夫人與探春、惜春卻在屋外搖著團扇,乘涼著,探春早已來了,只是見賈政與李桂談話,所以才沒有進去給賈政省定。至於惜春,因為害怕,一到晚上幾乎在探春身邊形影不離。
“父親還是順著他來了……該如何入手呢?嗯,他一定有想法……”探春隨意而散漫的想著,心裡卻是甜蜜蜜的舒坦之極。
……
從王夫人的三間大房裡出來時已經快要月上中庭,此時探春和惜春已經回去了,當李桂回到前宅時,卻發現晴雯和小嬋兒正站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