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柯笑道:“這軒轅鍛體術出自《黃帝內經》,本來就是華夏瑰寶,如今我已有傳授一千人的經驗,早就裡面的內容一一作了註釋,便獻給父親,也盼我軍將士,各個都是熊虎之士!”
兩日之後,冀州城內,袁紹悠悠醒來,召來眾人,道:“吾命不久矣,長子譚、三子尚、外甥元才、還有正南、呂曠、呂翔等將軍,皆死於曹彰小賊手裡。後嗣之位,唯有顯奕承之,諸位若是願意輔佐他,便去顯奕軍營,命他帶兵返回幽州,若不願意,吾死之後,汝等投降曹孟德吧!”
逢紀、蔣義渠帶領一干文臣武將,一起跪倒在地,悲聲道:“臣等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此時袁紹翻身大叫一聲,隨即翻身吐血,眾人再次急救,卻見袁紹身子一軟,閉目而亡。
袁紹既已死去,逢紀主持軍務,便道:“主公雖死,然我冀州與曹操之仇,不可不報!吾欲令曹兵知主公病故,必然欺敵。可使心腹軍士去城外詐降,說主公已死,願意獻出城門,曹操必來劫寨。吾卻於四下埋伏以應之,則曹操可一鼓而擒也。”眾人曰:“此計大妙!”
曹操正議軍務,忽然接到報告:“城中有十數個軍士來降。中間亦有二人,原是曹兵被擄過去的。”
曹操忙喚入問之。軍士曰:“前幾日三公子彰攻破高幹營寨,袁紹驚恐交加,吐血昏倒,今日醒來交代完後事便死了。今眾將皆已掛孝舉哀。我等皆受逢紀之辱,故特歸降,便報此事。”
曹操命他們下去,與眾人議事。
郭嘉冷笑道:“袁本初好謀無斷,若是他在,必然不會出此計謀,可見袁紹是真的死了。不過袁紹既死,主持軍務者應當是逢紀,此人深有謀略,這一計策想來是他策劃的。”
曹操大笑道:“奉孝此言,深得吾心,逢遠圖必然是效仿昔日陳公臺之計!”
曹洪也道:“不錯,濮陽城之虧,吃過一次就夠了!”
葉柯站起來道:“任他百般計謀,我只一拳崩開!孩兒願意率領手下精兵,佔據城門,迎接父親大軍入城。”
曹操大笑道:“有吾麒麟兒在,這一將計就計,怕他何來!”
第二日一番交戰,又有一些袁紹軍士混入曹軍之中,獻上密書。約雲:“今夜初更時分,南門城上鳴鑼為號,便可進兵。我等當獻門。”
當夜曹操撥夏侯淵引軍在左,曹仁引軍在右,自己引麾下諸將,緊隨其後,葉柯與許褚,各領精兵一千,當下在前。
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南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葉柯拍馬而入。佔據城門卻不往前走,許褚隨後進來。
兩千精兵紛紛登上城牆,砍殺伏兵。葉柯大笑道:“逢公妙計安天下,此計一出,冀州城歸屬朝廷矣!”
逢紀大驚失色,連忙命眾將上前,驅退葉柯。
蔣義渠等十幾員虎將,卻面面相覷,不敢向前。逢紀無奈,只好命人放箭!葉柯等人都披著裝甲,迎著箭雨一陣衝殺,將眾人驅退。
曹操大軍順勢入城,四下火起,一番混戰,曹軍將士氣勢高昂,而袁紹身死,軍心不穩,奮戰一夜,曹操便佔據了冀州城。
逢紀大悔,道:“我愧對主公!”拔劍自殺。
蔣義渠等人,相繼投降。
袁熙見高幹營寨被葉柯拔除,如今冀州城已失,不敢在城外久留,星夜帶著八百精銳護衛逃回幽州。而郭圖也不敢久留,自帶著五百護衛逃回青州。
其餘袁紹大軍將士,見主帥已逃,便都降了曹操。自此,冀州便歸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