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漸濃。
李祖娥、高殷、高寶德和高紹德四人,高洋就不必提了,他們幾人,就離開鄴城之事,仔仔細細、反反覆覆研究了一番。
最終還是決定去南朝。
中原兩國,將有一戰。
不管怎麼,高寶德之後會全心全意地跟著宇文邕南征北討。
和他一起應付朝中和朝外的魑魅魍魎。
他們在周國,高寶德其實也不能很好的照顧過來他們。
且還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最妥當的,就是去南朝了。
當然,不一定是要去建康。
建康,是自三國東吳以來,並之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六代京師之地。
三百多年一直是京輦神皋所在。
可謂是南朝的經濟、文化、政治、軍事中心。
高寶德沒有去過建康。
但卻隱約記得,六朝皇宮建康宮,宮殿壯麗巍峨,殿閣崇偉。
建康城,東西南北各四十餘里,宮牆三重。
南擁秦淮、北倚後湖、西臨長江。
可謂是壯闊波瀾了。
建康宮苑囿主要分佈於都城東北處,宮城北有華林園,覆舟山有樂遊苑,華林園、天淵池等宮苑點綴其中。
和北邊的長安宮、鄴城宮有些相似,但卻並不是完全相同。
且建康城,四周有石頭城、西州城、東府城、白下城、南琅邪郡城等眾多衛星城,圍繞並構成拱衛之勢,這就和中原不同了。
因建康獨特的地勢,倒是形成了這種孤例。
建康城中,宣陽門至朱雀門的御道兩側佈置官署府寺。
居住里巷主要分佈在御道兩側和秦淮河畔,城內外遍佈佛寺,有五百餘所。
佛寺不論是南朝還是北邊,都很多。
這並非南朝的特色。
只是如今和戰亂頻發的中原相比,南邊可謂是祥和一片了。
縱然梁國和陳國還沒爭鬥出個勝負,但不管是哪一家、哪一姓掌權治國,對他們隱姓埋名的高氏,都沒有什麼危害。
他們不會在意自己這群人的。
只要他們安安分分做個富家翁,去南朝還算是不錯。
若是去周國,恐怕就有捲入宇文氏爭權奪勢的紛爭之中。
之後還會有東西決戰之時,被人發覺身份而後支配利用的危險。
但南朝大多數人安於享樂,並沒有北伐之志。
高寶德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