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寬慰,臣感激涕零。”
楊愔感念高殷對其的寬厚和仁德。
當然高殷並不是心下沒有懷疑楊愔。
畢竟這首童謠來的太過於突然了,就連平時心性寬仁,單純良善的高殷,都有些疑惑。
到底是什麼原因會讓別人針對楊愔,高殷隱隱約約也能知道一二。
首先不楊愔是尚書令,當然尚書令掌管全國政務,地位自然也十分重要。
但最主要的就是,楊愔是他的輔政大臣。
高殷知道,自己如今在朝中,雖基本上能夠一不二。
但高殷也知道,他是在借力打力。
有很大一部分程度,高殷能在朝中不被權臣制約,是因為他藉助了他的皇父高洋的威望。
再其次,就是藉助他的輔政大臣楊愔的權柄了。
楊愔是直臣,他願意輔弼高殷上位。
這自然會讓別人心存忌憚甚至是嫉妒和恨意。
權勢之爭,自古以來,就是一場惡戰。
無數的人,都為了那個位子,或者是身上的加官進爵,而明爭暗鬥。
高殷不知道怎麼的,就有些厭倦了。
他有些累了。
然後在楊愔面前,高殷也不想再強撐著自己沒事的樣子了。
雖然裝作自己並不脆弱,但其實高殷已經距離崩潰不遠了。
心頭很多棟大山,都死死地壓在高殷心尖上。
他有些喘不上來氣了。
高殷變站為蹲,不顧身邊還有楊愔和殿中的內史。
他真的很累了。
尤其是和楊愔在這裡,完高洋的身體狀況之後。
高殷如今自己其實也不上來自己的感覺。
到底是難過、難受還是疲憊。
可能這些情感夾雜在一起罷。
如此,就造成了高殷這般的脆弱和無助。
他蹲在地上,倒是狠狠得嚇了楊愔一跳。
“殿下何以至此”
“何以至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