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子殷是想讓鄭氏女為妻,還是李氏女為妻”
李祖娥溫聲問道。
其實若是細究起來,李氏女還是高殷的表妹。
雖然趙郡歷史中,李祖娥和那李氏娘子的親緣已經疏遠了,不過一筆寫不出來一個李字,李祖娥對李氏娘子的第一感官還是不錯的。
但將李氏娘和高殷二人作比,高殷畢竟是他親生子,自然是高殷在她心底的分量更重些。
因此,李祖娥才更在意高殷的看法。
其實,高殷長於鄴城,最多常去晉陽。事先他可沒有瞧見過李氏。
李氏和鄭氏的容色,是被畫師畫下來而後承進宮中的。
高殷不存在對哪個娘子有舊情。
“娶妻娶賢,太子妃更是日後的皇后。”李祖娥在一旁叮囑高殷。
她擔心高殷不成熟,對於顏色好的娘子動心,雖然鄭氏和李氏的賢惠在李祖娥這裡都把過關,但李祖娥還是希望高殷能夠自己明白此番道理。
“多謝阿孃教誨。”
高殷想了一番,而後沉聲道:“兒想娶李氏為妃,納鄭氏為良娣。”
李氏,字難勝。
是開府儀同三司、左光祿大夫李祖勳之女。
其實,看名字也能猜的出來,李祖勳是李祖娥的兄長。
李祖娥兄弟姊妹共有七人,長兄李祖升,曾任齊州刺史,早年為徒兵所害。
二兄李祖勳,開府儀同三司、左光祿大夫。
三弟李祖欽,光祿卿。
四弟李祖納,散騎常侍。
么弟李祖揖,沒有官職,還在家中讀書。
李祖娥還有一個姐姐,名李祖猗,先嫁前魏樂安王元昂,不過在天保年間,遭高洋,後又殺其夫元昂,元昂死後改嫁博陵崔氏,崔叔瓚。
高殷選擇李難勝為自己的皇太子妃,倒是有些出乎李祖娥的意料。
“何以擇難勝”
李難勝雖叫自己一聲姑母,但多年不曾見過,李祖娥同她並不相熟,豈是會因此就偏私之人。
她好奇極了,便問高殷原委。
“聽阿孃講述,李氏容德甚美,既然如此,兒相信阿孃不會騙兒子。”
娶妻娶賢,既然李祖娥將這二女一起讓他選,定然都是賢良淑德之輩。
滎陽鄭氏和趙郡李氏,高殷更傾向於母族。
“善哉聽二兄,難勝性情溫婉,柔明慧理,定然和你能夠琴瑟和鳴,德聲融洽。”
李祖娥撫掌道好。
“那也不可委屈了滎陽鄭氏之女,這幾日,吾會讓人冊其為太子良娣,待難勝冊拜皇太子妃之後,將其接入東宮。”
李祖娥邊邊笑:“既然已做抉擇,日後就萬萬不可行尊卑不分之事。你是國之儲君,就更要在嫡庶之上,把持分寸。”
高殷耳畔泛紅,連忙作揖:“兒臣明白。”
見自己長兄如此,太原王忍俊不禁。
高寶德誇張指他:“阿弟何以如此開心”
“紹德替替兄長開心”高紹德急匆匆擺手掩飾。
李祖娥睥睨一眼,卻沒打算放過他:“紹德莫急,之後就是給你娶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