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說的是,此事,我會盡快。”
新帝點點頭,看向一旁叉著雙手的周文生。
“周司徒,你怎麼看?”
新帝也是鬱悶。
三公之中,其實只有周文生是純正文人,其他兩位都是文武皆能,而且在朝堂文武之中都有不少故舊。
周家底子薄,除了周文生自己因為遺詔而成為司徒,其子周玉林有保駕之功,手掌皇城禁衛軍權。
其他的,都不足道。
周文生也知道情況,平日時候,根本不參與軍國大事的意見,倒是和稀泥的多。
果然,當新帝問起,周文生直接搖頭:“陛下,我是文臣,對在、軍伍之事,實在不熟。”
新帝目中露出失望之色。
“不過——”
周文生忽然開口。
“微臣幫陛下舉薦一位,想來,他能給陛下意見。”
“誰?”新帝欣喜的問道。
“他就在大殿之外,陛下可以宣他進來。”
周文生拱手道。
“好,快宣!”新帝大喜出口。
因為新帝與太子爭位,皇城之中各家都是不願摻和其中。
說不定前太子歸來,大虞朝堂就要一掃而空。
而且,其實前太子麾下,也是各家子弟投效。
兩邊下注而已。
這半年來,除了新帝提拔些官員,各家都在觀望,竟是沒有一位人才舉薦。
此時周文生舉薦人來,算是一個突破口。
不過片刻,身穿青袍的趙申,還有穿著白色長衫的趙靈霜緩步走進。
“趙申、趙林拜見陛下。”
兩人躬身施禮。
他們一人在前,一人在後,顯然,以趙申為主。
“免禮,司徒舉薦,趙申你說說,你對朕與逆賊之間一戰,可有勝算?”
新帝看著趙申,急忙問道。
周圍一眾官將也是看向趙申。
那些文官微微皺眉,武將已經是滿臉不屑。
一個身穿青衣的朝堂外人,能懂軍國大事?
趙申搖搖頭。
新帝面上露出失望之色。
“陛下,我所知軍國之事,都是道聽途說,以此為憑,如何能為陛下分憂?”
趙申向著新帝一躬身,高聲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