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不會太穩定,有空就寫點,這本書一定會寫完)
西方產業資本之所以不擔心華國光伏產業掀起什麼浪花來,除了控制了上游技術之外,關鍵是銷售市場也在他們手中。
所以沸騰能源雖然整合了全國光伏產業,決定抱團取暖,但如果失去了西方國家的銷售市場, 原本的90%產能就沒地方賣,也就是產能過剩,依然活不下去。
不過方傑對此倒是不太擔心。
華國別的沒有,就是內需市場足夠大。
前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華國企業光是吃國內碗裡的肉都吃不完,以至於偏安一隅,對開拓國際市場幾乎沒有什麼動力,只是後來國內開始內卷嚴重了,才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國際。
所以國際上不買咱們的光伏產品, 那咱們就開拓國內市場好了。
於是沸騰能源成立後的第一個重大戰略專案就是: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如果用後世的眼光來看,其實是技術含量很低很low的產品,但在09年這會兒不一樣,還是顯得比較高大上的,一般的平民家庭未必捨得在家裡裝個太陽能熱水器。
目前一套太陽能熱水器裝置的市價是800元左右,有點小貴。
其實際造價成本也不低,差不多要400元左右,因此哪怕是按成本價售賣,精打細算的華國老百姓們也未必肯捨得掏錢。
不過不要緊,光伏產業整合轉型這麼大的事情,國家層面不可能不出手,原本國家給光伏企業發放的補貼就超過了光伏發電成本的50%。
而這一次,在方傑以及沸騰能源旗下眾多企業的公共訴求下,國家方面表示將提供不低於50%的產業補貼。
即造價成本40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國家至少會拿出200元補貼給相關企業,所以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價也因此理論上可以降到400元以內,能夠吸引不少普通家庭購買使用。
國家這麼幹自然也不是完全的冤大頭, 從宏觀戰略上考慮,目前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內還很缺電,否則“西電東送”工程、時不時地拉閘限電又是怎麼來的?
如今給與產業補貼,至少對用電緊張問題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同時也保住了瀕臨滅絕的光伏產業,給光伏發電、新能源產業及其相關技術留下了火種和希望。
另外,也增加了無數的就業崗位,保障了民生,還有就是不至於讓前期在光伏產業裡的鉅額投入直接打水漂。
不過哪怕有國家政策扶持,市場價400元的太陽能熱水器,在方傑看來還是覺得有點貴了,不利於迅速開啟市場,解決當下過剩的產能。
所以沸騰能源的太陽能熱水器,最終市場售價,被方傑硬生生地定在了240元!
240元!
這樣的價格,對目前還顯得高大上的太陽能熱水器來說,簡直就是白菜價,尤其對比此前的800元市場價, 這樣的降價說是跳樓價也不為過。
但這麼幹,沸騰能源豈不是血虧?
其實沒有。
&nai是幹嘛的!
太陽能熱水器直接走的是線上銷售模式,去掉了經銷商、代理商等中間環節,&nai上面下單,一週內技術人員便會送貨上門安裝,這成本自然就下去了。
所以240元這個定價,虧是不可能虧的,無非是不賺錢。
扣除原材料、人工、水電、物流、經營等成本,真的是一分錢沒賺。
反正沸騰能源大股東之一的方傑他又不缺錢,涉足光伏產業只是為了日後的佈局,賺不賺錢都無所謂,不虧就行。
大股東之二國家電網,那就更不用說了,因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國家電網本身就有持續虧錢的覺悟,此前不得不硬著頭皮往光伏產業裡貼錢,如今只要不繼續掏錢,就已經知足了,自然不會反對這個定價。
而光伏產業鏈上的那些企業股東們,此時考慮的是能不能活下去,而不是活不活的好的問題,所以暫時也沒奢望太多。
先保命,讓工廠續命繼續運轉下去,把滿倉的積壓產品清理掉收回流動資金,日後等盤子穩了,再謀求盈利才是他們當下的訴求。
不過,雖說三方股東都不反對這個定價,但如果不是有無欲則剛的方傑在其中斡旋,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沒人會跟錢過不去。
總而言之,在國家、相關企業以及方傑的共同努力下,一套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定價,就是其出廠成本價240元!
然後,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展開,各種輿論套路用上,號召全國家庭購買沸騰能源出品的太陽能熱水器。
對當下的老百姓們而言,240元一套的太陽能熱水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長遠來看,肯定比煤電熱水器划算,節省了一項家庭開支,加上這玩意目前是個時髦的新鮮事物,自然趨之若鶩,購買意願十分強烈。
算一下就知道,全國上億家庭,哪怕百分之一的家庭購買一套太陽能熱水器,也足夠光伏產業活下來了。
這第一個重大專案推廣成功後,國內光伏產業就算是保住了,產業發展什麼的先不談,至少小命保住,才有未來,是一切的前提。
當然了,太陽能熱水器專案只是一個保底操作,是為了去庫存續命,不是為了賺了錢搞產業升級。
所以沸騰能源接下來的動作,就是把“智慧城市”的概念拋了出來。
所謂的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資訊科技或創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和服務打通、整合,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最佳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