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有一款比較有名的遊戲,也叫《方舟:生存進化》,不過人家是生存類沙盒遊戲,類似今世《我的世界》聯網版那種,也有抄家的玩法。
而方傑打算做的,嚴格來說應該叫做《方舟:殖民計劃》,是實現虛擬現實計劃的重要一環,目的是為了半真半假地講出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出來。
這是一個有關實現自身理想的龐大計劃,目前他也只是初步有了一些設想,由於涉及到現實中的產業佈局,具體怎麼弄,還需要仔細琢磨一番,這可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成事的。
不過今年重要的事情幾乎都忙的差不多了,現在方傑有時間去思考一下細節問題。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遊戲是肯定要弄的,而且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會升級為虛擬現實遊戲,甚至升級為現實虛擬世界。
虛擬現實和現實虛擬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模擬現實的虛擬世界,依然是假的,一個是用虛擬現實技術對真實世界進行操作,方式雖然是虛擬的,但影響是真實的。
現實虛擬,用“元宇宙”概念來形容可能更貼切一些,但又不完全是元宇宙概念,將人類進行資料化的元宇宙概念,方傑始終覺得不怎麼靠譜。
既然整個總的目標脈絡定下來了,那麼對應這個計劃的遊戲,至少遊戲背景一定是與現實世界接近,並且是一個開放性的沙盒世界,玩家能夠像現實世界中一樣,在遊戲世界裡進行各類社會活動。
進一步可以推論得知:這款遊戲的機制,應該是遊戲社群的概念,並且與《模擬人生》這一類的遊戲接近。
這個遊戲社群還不是《沸騰學院》的那種,《沸騰學院》可能只能算是整個遊戲社群的一小部分,或者說學校部分,此外還有生產、生活、休閒等其他板塊,共同組建這麼一個開放性世界。
至於《模擬人生》這樣的,雖然已經對人生模擬化了,可畢竟還是在遊戲框架內進行的,這顯然不符合開放性沙盒世界的概念。
依方傑所想,配套遊戲就應該是一個沒有“遊戲官方”和“遊戲規則”的自由世界,裡面的規則和一切物資,都應該由玩家自己制定和製作,遊戲本身只是提供一個遊戲社群背景和空間罷了。
但如果不進行規定的話,遊戲背景就不能直接設定為現代社會,因為裡面的建築、道具等一切人類文明的產物,都不應該憑空出現,而應該全部由玩家們自行創造。
推論到這裡,方傑忽然意識到,看來《方舟計劃》這款遊戲,第一版只能是《方舟:生存進化》了。
當然,名字雖然與前世的遊戲相同,但遊戲機制只是類似罷了,根本談不上借鑑抄襲。
前世的《方舟:生存進化》是從恐龍時代開始的,甚至後面到了科技魔法時代,恐龍依然存在,還成為了人類的戰寵,這非常不合理。
自己要做的是一款能夠模擬現實的遊戲,因此一切脫離現實的元素,遊戲裡都不應該存在。
所以今世自己策劃的這款《方舟:生存進化》,應該就是一個石器時代的原始地球。
恐龍也不是不能有,但是當戰寵就免了,玩家遭遇恐龍,那就是你死我亡的戰鬥,最終人類可能會滅絕恐龍這個物種,也可能會像獅子老虎一樣,最終被圈養在動物園裡,反正當坐騎和戰寵是絕對不可能的,也絕對不允許。
總之遊戲核心理念就一個:開放自由。
無論恐龍或者其他物種的最終命運如何,那得看玩家如何選擇了,地球最後發展成什麼樣子,也完全看人類自己的造化。
也因此,原始地球上存在的資源、物種以及它們的數量,不會像其他遊戲裡那樣會重新整理,而應該與現實一樣,不僅是有限的,地域分佈也是符合史實的。
當然,玩家也會在這個世界中死亡,死亡後雖然可以復活,但一定有較大的獎懲措施,讓玩家們珍惜每一次生存的機會,儘可能的努力活下去。
可以想見,當遊戲裡的人類生存進化到現代明文時,也一定會遭遇資源枯竭和人口爆炸帶來的問題,於是自然而然就會演化到星際時代,不得不考慮虛擬現實技術和火星殖民計劃等。
而且那個時候,一旦故事講起來,遊戲裡的虛擬世界應該與現實世界幾乎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了,玩家們在裡面也要工作生活,房價同樣貴,商業地產同樣很值錢,甚至遊戲裡的虛擬貨幣,能直接與現實貨幣掛鉤。
前世某款元宇宙遊戲裡,一塊麵積2000多平米的中心地塊,就被拍賣了到了100多萬美元,國內也有某知名歌手花了十幾萬在裡面買了虛擬的房產。
既然前世元宇宙八字都沒一撇,都能產生這樣的效應,方傑相信自己這款遊戲,發展到元宇宙時代後,也一定可以。
而且,這款遊戲的製作,其實相對比較簡單。
因為幾乎沒有什麼遊戲設定。
所謂的遊戲設定,就是現實中的自然規則,直接照搬就是了,然後給出一定的觸發機率。
遊戲只需要將原始環境下的地球複製到裡面即可,然後照搬各種自然規則、科技技能樹,剩下就沒遊戲製作方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