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方傑坐鎮沸騰商務,並召集沸騰物流、沸騰快遞、沸騰科技等子公司,包括其他幾家控股快遞公司的相關高層,召開了一次戰略會議。
會上,他專門強調了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下半年的戰略部署,要求各部門圍繞51mai的業務,先把國內幾個主要大城市的快遞業務做起來。
所謂的幾個主要大城市,其實就是之前《超女》的十大唱區城市。
這些城市民眾的消費能力就不說了,主要是本來就有《超女》的宣傳基礎,51mai上面的單曲唱片銷售和發貨,也主要集中在這些地區,自然是重中之重。
在這些城市當中,方傑又專門劃定了重點區域,強調要對羊城、鵬城、港城及其整個粵省地區優先發展快遞業務,其次是京城。
明面上的理由,是因為粵省是沿海經濟發達省份,距離港臺也近,而港臺地區本在樂壇上來就有著優勢環境和地位,發唱片當然得在那邊發,而首都京城就更不用解釋。
不過實際上,方傑真正考慮的是,前世最開始就是因為粵省這邊民眾亂吃野味,進而導致疫情發生,然後隱瞞不報,又導致擴散到了京城,所以這兩個地方是重點防範的物件。
至於其他城市,比如江城這邊,其實都還好,至少前世沒有擴散到這邊來。
而且江城作為沸騰集團的大本營,快遞網點早就建起來了,已經是全國同城快遞業最為發達的地區。
當然了,要把粵省的快遞做起來,或者說把51mai做到能上市的程度,光靠唱片業務肯定是不夠的,而已經統治了全國市場的虛擬數字產品,又根本不需要快遞服務。
為了配合快遞業務的擴充套件,方傑提出將51mai的電子產品板塊徹底做大做強。
&nai只是賣自家公司沸騰科技代工生產的山寨手機、小靈通、少量電腦配件,而現在則將業務覆蓋所有電子產品。
所謂的電子產品,即包含了各種家電,比如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風扇、DVD等,也包含了所有數碼產品,比如電子錶、MP3、數碼相機,當然也有各種電腦配件、硬體以及其他小玩意兒。
這些本來也是沿海地區的優勢產品,主要生產基地就在粵省這邊,正好可以合理利用,51mai將與相關產品品牌廠家合作,打通線上銷售渠道。
&nai接下來的發展路線,和前世的京東很相似,主要做的還是B2C,讓主要知名品牌廠家直接對使用者銷售,而不是淘寶那樣的C2C模式。
淘寶最開始做C2C的時候,黑歷史一大籮筐,幾乎成了假冒偽劣產品的集中營。
當然,那是因為一開始阿里和淘寶沒什麼名氣,沒什麼可信度,純粹靠一張嘴忽悠,可這種忽悠頂多就是忽悠到那些個體戶和中介商入駐,真正的品牌商家根本看不上這樣的銷售平臺,或者說一開始也根本沒意識到線上銷售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和變革。
如今情況與前世已經完全不同,沸騰集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早已遍佈全國,51mai的線上銷售新模式,所有人都看在了眼裡。
&nai在品牌商家眼裡,是值得信任的,根本都不用51mai主動上門,已經有不少品牌廠商就已經主動聯絡了51mai,希望能夠與之合作,把自家產品的線上銷售渠道也開啟。
因此當下已經不需要搞雜貨鋪式的C2C模式做使用者量了,直接B2C就行。
這樣其實順便杜絕了各種網購亂象,產品質量、服務、售後以及使用者權益也都有了保障。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快遞公司不用到處跑,直接在廠家那邊設立一個取貨點,或者讓廠家自己每天定點定時,送貨到所在城市的物流集散倉庫,大大地節省了快遞公司成本,提高了發貨速度和運營效率。
此前方傑覺得時機不成熟,快遞、物流、線下網點、售後等等都是問題,所以給予這些生產廠家的回覆是稍安勿躁。
如今距離收購全國各大快遞公司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時間,在這期間快遞公司們按照他的要求,一直在進行著內部整合、結構調整、流程管理、網點建設,經過這大半年時間的沉澱,目前已經可以拉出來露露臉了,就等著活兒上門。
&nai的電子產品板塊業務拓展出來,正合適,天時地利與人和已經具備。
除此之外,服裝板塊業務拓展也提上了日程,只不過優先順序比較靠後,目前只接受一些國內外大的知名品牌入駐,國外的那些知名品牌就不說了,國內的比如李寧、鴻星爾克、特步、波司登、美特斯邦威、美爾雅等。
其中美爾雅公司得好好說一說。
這家公司的總部就在方傑的老家銅城,上司公司,2000年以前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高階品牌西服生產商,那會兒央視新聞的主播們身上穿的西服都是美爾雅的,可見其高大上,後世那些知名服裝品牌,那會兒跟它比都不夠看。
不過千禧年之後,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美爾雅漸漸就不行了,業務縮水、利潤大減,還自降身份開始做起了低端西服品牌,後來甚至乾脆反倒去做金融券商了,這路線走的跟遊戲公司九城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務正業。
既然這家公司就在自己的老家,而且是百分之百的民族企業,那方傑當然不能坐視不理,51mai服裝板塊裡面的西服品牌,首推的就是美爾雅西服。
其實服裝也是一種文化輸出,畢竟衣服穿在人身上,大家見了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人家的穿著,後世一些國際奢侈品牌靠服裝生意可是著實撈了不少錢。
尤其是高階西服西裝,一般都是用於非常正式的場合,高階人士、商業場合的必備,這一塊市場要是拱手讓人,在方傑看來真的是腦袋進水了。
不過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目前美爾雅正在走下坡路,內部有很多問題,走高階路線的西服銷量也不盡人意,正在轉型主打中低端市場,可謂是步履維艱。
為此,方傑乾脆讓沸騰商務拿出了2000萬,與美爾雅合資成立了一家沸騰服裝控股公司,沸騰這邊出錢建廠,美爾雅則負責代工生產和品牌授權。
這麼做的目的是,甩開美爾雅總部那邊沉重包袱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做高階西服市場,這一塊陣地絕對不能丟,哪怕暫時虧錢也要撐著。
沸騰服裝的成立,雖說與目前沸騰集團的整個佈局沒有太大的關係,純粹就是對老鄉企業某種程度上的一種扶持,但方傑並沒有完全當甩手掌控,還是給予了較大支援的。
比如利用江城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關係,與國內各大院校藝術設計學院合作,邀請服裝設計專業的老師和優秀畢業生為其提供服裝設計方案,並挖來一些業內知名設計師坐鎮沸騰服裝。